9月18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分别刊登了我国连续5个月实现吸收外资增长的消息。
《中国证券报》刊文指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在当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仍处于严重低迷的形势下,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实现逆势增长,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对稳外资工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资政策举措,中国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同时也充分说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只增不减。下一步,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对外资企业和外国投资者的服务,不断扩大市场开放水平,让全球投资者都能够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证券时报》刊文称,在9月17日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197.8亿元,同比增长2.6%。8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841.3亿元,同比增长18.7%,连续第5个月实现单月吸收外资金额增长。在当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仍处于严重低迷的形势下,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实现逆势增长,成绩来之不易。
四季度中国经济加快回暖底气足。展望四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专家认为,提振消费需求是促进经济复苏的关键,可考虑继续采用优惠促销、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同时,基建投资、净出口等有望保持较强增势,驱动中国经济在四季度加快回暖。(中国证券报)
债市延续调整 机构紧盯中短端品种。债市在9月15日因央行超量续做中期借贷便利(MLF)而大涨之后,最近两个交易日连续下跌。分析人士认为,债市后续走势主要受基本面和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若流动性出现拐点,对中短端品种的利好更具确定性。(中国证券报)
百亿私募偏爱顺周期 九成仓位高歌猛进。多家百亿私募仓位在九成以上,积极进行配置。展望后市,私募投资经理认为,未来结构性行情依然可以期待,布局重点将转向顺周期和低估值品种。(中国证券报)
公募量化对冲基金震荡市中显风采。近期A股震荡整固,公募量化对冲基金因其抗跌性受到市场青睐。在资金持有意愿增强的情况下,这类基金仓位有所提升。分析人士认为,公募量化对冲基金通过量化模型精选优质股票,同时通过对冲策略对冲部分市场波动风险,将股票组合中的超额收益转化为绝对收益。(中国证券报)
爆款基金建仓速度加快。在两市成交额回落、结构性行情有所降温的情况下,爆款基金成为市场重要增量资金来源,其业绩表现也备受关注。整体来看,今年6月以来成立的爆款基金,均已抓紧建仓,净值表现有涨有跌,期间回报集中于-1%至1%之间。(中国证券报)
三位行长谈支持小微、民营企业:看好民营经济活力与韧性 推动小微贷款扩量降价。记者从17日举行的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浙商银行行长徐仁艳、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行长王官明分别介绍了所在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有关情况。他们一致表示,面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生存现状,银行没有惜贷、惧贷,也没有“雨天收伞”,而是持续加大相关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上海证券报)
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通过专家评审 专家组不建议制定“禁燃”时间表。近日举行的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传出消息,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已通过专家评审,很快就要正式发行。更加吸引公众关注的是,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同时透露,中国很有可能不会像国外多个国家那样,制定禁止销售燃油车的时间表。混合动力汽车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上海证券报)
美联储维持鸽派立场 全球央行按兵不动。美联储在最新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并有可能持续至2023年。日本央行、英国央行随后也宣布按兵不动。业内认为,欧美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已经转向观望,但整体都释放了鸽派信号,预计各国央行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上海证券报)
经济复苏一枝独秀 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中国全年增长预期。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发布的报告,世界经济总体将在2020年下降4.5%,中国经济将正增长1.8%,中国将成为二十国集团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稳步复苏,多家国际机构近期相继上调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上海证券报)
机构抱团压价?上纬新材IPO引发多方激辩。上纬新材超低价发行引发上市公司、承销商和询价机构等多方激辩。从接近监管的人士处获悉,监管部门近期将就新股发行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并可能研究出台相关措施。(证券时报)
45家上市公司涉足第三代半导体 半数已有产品。梳理发现,截至9月17日,已通过深交所互动易或公告形式披露公司确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业务,或已积累相关技术专利等的A股公司共有45家,其中23家上市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方面有实际业务,或已出货相关产品,但多数为小批量出货,销售收入占上市公司比例较小。(证券时报)
(张维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