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欧元对美元汇率暴跌,从技术走势上观察,欧元前期反弹势头已经结束,已重返下跌趋势之中。受此影响,美元指数大幅上涨,近日一度站上95大关,创2017年11月以来的新高。
美元的再度走强使得部分新兴市场继续承压。MSCI新兴市场指数15日已跌至1113.76点,不仅距离年内高点1273.07点(1月26日)下跌了12.5%,同时距离5月30日的年内低点1112.75点只有一步之遥。最近两个交易日,部分亚洲新兴经济体本币如泰铢、韩元突然大幅走弱,市场人士担心,之前预期美元走强带来的本币汇率急跌将局限于土耳其和阿根廷等宏观经济失衡的国家,但如果美元继续维持强势,将把更多的新兴市场“带入泥沼”。
欧央行“鸽派”超预期推升美元
6月14日,欧洲央行宣布维持主要利率不变,同时该行还表示至少将会在2019年夏季前保持利率不变。欧洲央行决定在9月份以后开始放缓量化宽松项目脚步,每月购买资产规模从目前的300亿欧元降至150亿欧元,并在12月份以后彻底停止购买新的债券。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强调,目前没有讨论到何时加息,未来任何有关利率的调整都取决于经济数据以及通胀的进展。他还认为政策前景不确定性正在不断上升,不希望轻视当前所存在的风险。
受此影响,欧元遭遇重挫。而大西洋彼岸,美国公布的部分经济数据表现良好,美元受到进一步提振。除此之外,美联储议息会议的鹰派立场影响进一步发酵,多重利好导致美元暴涨。
由于一系列欧元区经济数据低于预期叠加意大利政坛危机发酵,欧元兑美元自4月下旬以来至5月底已下跌7%,此后虽然出现反弹,但在上周重回下跌轨道。欧元是美元指数一篮子货币中权重最大的品种,与其说是美元走强,倒不如说是欧元太弱所致。分析机构认为,超预期鸽派的欧央行决议不仅没有使美欧的“货币政策差”收敛,反而进一步扩大,这一变化在资产价格上最直接的效果是使得美德债利差再度小幅扩大,同时欧元对美元大幅走弱。未来一段时间内,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不再是美元走势的主导变量,欧元区因素对于美元的影响将日益扩大。
新兴市场压力倍增
“美元魔咒”近期一直困扰着新兴市场。在美联储加息预期渐强的背景下,由于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有着更好的回报前景和避险稳定性,强势美元直接影响到全球资本流动性和配置偏好,并通过商品价格、本币汇率等渠道对新兴市场产生冲击。近期,阿根廷、土耳其、南非等新兴市场已经掀起“血雨腥风”,其本币对美元贬值的速度、幅度令人瞠目结舌。
美联储经济学家近日在美联储网站上发表的一篇报告指出,美国升息的“外溢效应很大”。报告称,货币政策引导美国利率上升100个基点,新兴经济体的GDP三年后将被拉低0.8个百分点,美国利率上升主要是通过对汇率和贸易的影响而减缓其他经济体的发展。值得强调的是,新兴经济体在金融脆弱性方面受到的影响更多,包括经常账户余额、外汇储备、通货膨胀和外债等。
中金公司最新报告称,需要密切关注部分“脆弱”新兴市场对于汇率变化和资本流动的风险敞口:一是经常账户和财政“双赤字”的市场,对资金流出更为敏感,如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墨西哥、印尼、印度、南非等;二是外汇储备对短期外币借款和融资需求覆盖不足的市场,在美元借贷成本上升和资金流出背景下可能面临更大的麻烦,如土耳其、阿根廷、印尼、南非等;三是石油净进口国和消费国,持续的高油价会加大净进口国的通胀和贸易赤字压力,特别是那些经常账户已经是赤字的国家,例如印度、菲律宾等。
分析人士还警告称,6月24日土耳其将进行大选,下半年墨西哥、巴西也将进行大选,因此政治上的不确定性也可能会加大部分新兴市场的压力。另外,对美国贸易敞口较大的部分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摩擦风险的背景下也容易受到波及。
尽管如此,也有机构认为,近年来全球经济的优异表现推动了贸易和资本流动,从而增强了经常账户和外汇储备,新兴经济体的外汇持有量预计今年将增加1440亿美元。与此同时,大多数新兴经济体的通货膨胀依然受到抑制。这意味着新兴经济体的“整体缓冲区”比数年前要强劲很多。还有观点认为,一些新兴市场目前足以抵御外部冲击,近期可以增加因美元和美国利率变动而受到“过度波动影响”市场的风险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