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小米集团在香港联交所更新上市招股书。小米此次IPO全球发售股份21.80亿股,包括14.34亿股新股和7.45亿股老股,每股定价为17-22港元。当日起,小米开启公开发售。预计7月6日前公布公开发售结果,7月9日在联交所挂牌交易。
估值与定位争议
截至6月21日,中国移动、中投中财娱乐、高通、国开行旗下私募基金、顺丰集团、保利集团、招商局集团7家基石投资者认购了小米5.48亿美元股份。
按照17-22港元的定价区间计算,此次小米IPO估值在484.76亿-627.34亿美元,较此前机构预期的800亿-900亿美元大幅下调。2014年12月,全明星、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DST Global、云锋基金、厚朴投资等投资机构投资了11亿美元,当时给出小米的估值为450亿美元。2013年8月完成E轮融资时,小米的估值为100亿美元。
估值争议背后是对小米定位和商业模式的争议,小米应该按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的市盈率给出估值?
根据招股书,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6月23日,小米创始人及董事长雷军强调,小米是全球罕见的既能做硬件也能做电商、互联网的全能型企业,是一个新物种。
雷军认为,未来十年手机行业增长将非常缓慢,但手机市场空间巨大,小米具备巨大的成长空间。2017年,全球手机销量14.7亿台,小米销售了9000多万台。2017年,小米营收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速达67.5%。
发行CDR暂无时间表
对于CDR发行,小米仍未提供时间表。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小米不得于上市后6个月内发行中国存托凭证相关股份。倘若小米决定于上市后6个月内发行中国存托凭证,须向联交所申请豁免遵守相关条款。
6月7日,小米向证监会递交了CDR发行申请。6月18日,小米表示,计划先完成全球发售,待时机适合再在中国内地发行CDR。
此次在港IPO募资,以19.50港元/股的中间价计算,扣除发行费用等,预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275.61亿港元。如果全部行使超额配股权,预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387.96亿港元。
募集资金用途方面,预计30%用于研发即开发核心自家产品;30%用于投资扩大及加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及移动互联网服务等主要行业生态链;约30%用于全球业务扩张;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公司一般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