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小米7月9日赴港上市后,港股IPO出现一轮井喷。7月12日,8家新股同时在港上市也成为市场奇观,业界调侃“锣都不够用了”。
港交所新政刺激因素被视为最大推手:早在去年12月份,港交所宣布,正式拓宽现行上市制度,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在主板上市;今年2月份,港交所刊发咨询文件,就拓宽现行上市渠道、便利新兴与创新产业公司上市的细则展开咨询,征询公众意见。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将港交所的改革称为“新的大时代的开始”。今年4月24日,港交所发布新修订的《上市规则》,4月30日生效。5月3日,小米正式递交H股IPO申请的消息传出,7月9日成功在港正式上市。与小米前后脚,平安好医生、51信用卡、猎聘等一大批新经济企业赴港IPO。
满足大额融资需求或是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一大内在动力。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9家中资公司登陆港交所,这些占IPO总量不到两成的中资公司创造了高达361亿港元的募资总额,占上半年港股募资总额的72%。德勤在报告中称,今年上半年香港市场的IPO数量为全球最多,较2017年上半年的68家同比增长48.53%。同时,“接近五分之三的新股数量比例来自香港公司,但是八成多融资额比重仍然是来自中国内地企业。”
显然,虽然小米最终将募资额下调,但其内在一直冲撞着的融资需求无疑可以真实反映出一众赴港IPO企业的共同愿望。
不过,伴随香港市场IPO盛况,其首日破发的窘况也引人注目,并引发对新经济企业估值的思考。赴港IPO企业频繁遭遇首日破发与A股市场持续调整、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有一定关联,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一级市场估值存在泡沫是其中重要因素。由于一二级市场存在较大的套利空间,不少Pre-IPO项目收益可观,使得此类投资吸引大量专业与非专业资金涌入,同时,由于资产荒的存在,市场上优质的标的公司稀少,不少投资机构将能抢到投资份额作为第一目标,甚至可以不尽调、不考虑估值的高低,积累形成越来越大的估值泡沫。理性地看,二级市场破发现象终将逆向传导至链条前端,促成新经济企业估值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