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

俄罗斯“后世界杯”时代的生意经

2018-07-19 11:20  经济参考报

全球瞩目的2018年世界杯赛事近日落幕。整整一个月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海量球迷聚集在俄罗斯各个城市,在激情澎湃的呐喊声中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时刻。而对主办国俄罗斯来说,令人兴奋的不仅是时隔48年再度跻身世界杯八强,还有因举办这场体育盛事而为其带来的“名利双收”。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16日透露,在整个世界杯期间,初步统计共有超过300万外国游客到访俄罗斯,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两倍。按照俄罗斯旅游局此前预测的标准,以平均每名游客1000欧元消费来计算,约能实现30亿欧元的收入。

这其中贡献主要来自交通、住宿、零售等方面。赛事期间,赴俄国际航班、各赛事举办城市之间的往返航班、租车预定数量大幅提升。各城市酒店预定量刷新记录,其中莫斯科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幅超10倍。另外,餐饮类和球赛纪念品消费也出现惊人增长,官方纪念钞、部分纪念T恤在赛事中期就几乎售罄,决赛当天莫斯科部分超市酒精类饮品也遭抢购断货。

有鉴于此,普京在决赛结束当天就宣布,持官方发放的“球迷护照”的外籍人士可以在今年底前不限次数免签入境俄罗斯,希望借此继续拉动旅游业增长。

多个产业的提振在短期内带动了俄罗斯经济,并有望在未来提升其增长潜力。分析人士指出,世界杯将给俄罗斯带来数十万个就业机会,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也将在未来逐渐释放经济效益。俄罗斯政府预计,世界杯将在2013年到2023年间为俄罗斯带来260亿至308亿美元的收入,约占当前GDP总量的2%。

除了可观的经济红利外,本届世界杯还给俄罗斯带来另一项绝佳效益:国家形象的提升。这不仅表现在国际足联称本届世界杯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这一高度评价,更重要的是让世界各地民众通过近距离接触提升了对俄罗斯的好感。

俄官方对世界杯期间到访俄罗斯的外国游客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64%的受访者表示,此前对俄罗斯存在负面偏见,但绝大部分人在世界杯后改变了看法,认为俄罗斯环境宜人,本地居民热情好客,城市基础设施良好,社会治安稳定等;有7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再赴俄旅游。这无疑也将带动外国投资,进而助推俄罗斯经济增长。

不可否认,本届世界杯给俄罗斯留下的财富是巨大的。但对于世界杯遗产未来能否发挥出最大价值,不少人仍持怀疑态度。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如何防止12座先进的世界杯场馆沦为摆设。

早在开幕前,俄罗斯世界杯就以130亿美元总投资获得“史上最烧钱世界杯”的称号,其中有40亿美元用于场馆建设和修缮。另外,俄罗斯政府还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拨款2.65亿美元,来维系这些场馆的运营。

关于场馆的后续利用,尽管往届世界杯主办国也出现过同样难题,但俄罗斯的困境尤其严重。举办城市之间距离遥远、多数地区缺乏足球传统以及地区财政紧张等因素,都加大了场馆物尽其用的难度。

在11个举办城市中,只有6个城市的球队参加了球迷付费观看的俄罗斯足球超级联赛,索契甚至直到上个月才刚被分配一支球队。每场超级联赛通常会有12000至13000名观众观看,但有10个场馆的容量都在44000座以上。

不少城市正在思考转变场馆的功能:萨兰斯克打算将场馆改造成多功能体育场并建立运动医疗中心,下诺夫哥罗德提出将场馆的一部分改为医疗诊所,加里宁格勒计划围绕场馆建立自由贸易区……不过,正式实行前还需要做好充分评估。

总之,要合理利用体育场馆等世界杯遗产,令其可持续发展,减轻财政负担甚至创造营收,以延续世界杯经济效应,是俄罗斯政府接下来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廖冰清)

责任编辑:吴芃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