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交易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市场流动性未见明显扭转,成交量及金额下滑明显。不过,市场定价功能得到提升。全国股转公司指出,半年来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持续改善,挂牌公司股票价格的公允性显著提升;市场交易秩序明显规范,异常交易、极端价格大幅减少;做市转让制度优势得以发挥,盘后协议转让需求得到满足。
不过,做市商退出做市步伐加快。全国股转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交易制度实施后,市场运行质量有所提升,为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国股转公司将继续坚持并鼓励做市转让,加快推进做市制度优化改革。
价格发现功能改善
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共成交140.18亿股,成交额493.58亿元,交易量大幅缩水。去年同期成交219.18亿股,成交额为1245.51亿元。
从月度交易数据看,除1月份外,今年上半年单月成交额均不足80亿元,月成交均价为4.05元/股;2017年全年,单月成交额最低在120亿元以上,月成交均价为5.68元/股。
尽管交易数据不甚靓丽,但全国股转公司表示,新三板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持续改善。
首先,市场定价功能显著提升,集合竞价股票估值水平持续向好。新交易制度实施以来,产生集合竞价成交价的股票中,估值畸高、畸低的股票数量下降13.47%,集合竞价股票买卖价差有所收窄;盘后大宗交易以当日收盘价成交的金额占比为25.78%,以当日收盘价上下10%区间内成交的金额占比为59.76%。盘中交易价格对盘后成交的指引效应显现。
其次,集合竞价方式下成交价格稳定性明显提升。新交易制度实施以来,股票当日收盘价较前一日收盘价波动幅度降至10.71%,较原协议转让股票下降6.19个百分点,成交价格波动率下降。1月至6月,集合竞价股票逐月收盘价平均波动幅度始终保持在10%附近,成交价格稳定性持续向好。日振幅在10%以上且该情形累计发生超过20个转让日的异常波动集合竞价股票仅出现1只。交易制度改革前,这类股票多达172只,异常波动股票数量明显减少。
此外,成交效率持续改善。新交易制度实施以来,集合竞价股票数量申报成交率升至11.67%,与原协议股票定价申报成交率相比,提升2.21个百分点。从趋势上看,集合竞价股票申报成交率整体呈上升趋势,6月达到12.33%,较1月提升2.35个百分点。
遏制操纵市场乱象
随着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持续完善,市场操纵成本和操纵难度大幅提升,交易秩序明显规范,此前多次出现的诸如“一分钱”交易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2017年2月,全国股转公司对频繁参与“一分钱”交易的“姜素华”账户采取限制交易6个月的自律监管措施,其自2016年5月起多次以严重偏离市场行情的价格买入挂牌公司股票,且在全国股转公司出具多份警示函后仍明知故犯。
随着原有协议转让调整为集合竞价,订单通过一定竞争形成成交价格,提高了试图以极端价格成交的操纵成本。新交易制度实施以来,“一分钱”极端价格成交被完全杜绝;以操纵股价方式进行的非法交易行为,因操作难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以定价申报、点击成交为获利基础的“钓鱼单”行为,亦因交易方式的改变而被杜绝。
“乌龙指”一度在市场上引发不小冲击。2017年3月9日,原本成交价为20.30元/股的宁波水表出现两笔1970元/股的协议转让,共成交2000股,合计成交394万元。随后宁波水表恢复20.30元/股的正常价格。据初步测算,此次“乌龙指”让买方账户损失近400万元。
随着新交易制度的运行,成交方式和订单类型得以简化,投资者“乌龙”交易行为得以有效避免。全国股转公司负责人表示,集合竞价制度实施后,原协议转让方式下三种订单类型变化为一种订单类型,避免了因订单类型复杂、投资者误操作而被抢单的“乌龙”交易行为,投资者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除了集合竞价,新交易制度下做市股票收盘价抗操纵性也得到了提升。本次交易制度改革,将做市股票收盘价优化调整为最后一笔成交前15分钟成交量加权平均价,调整后的做市收盘价较当日盘中成交量加权平均价的偏离幅度下降近25%。做市股票收盘价的抗操纵性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