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从短缺经济时代到消费新时代的历史性提升,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4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又面临新的历史挑战。例如,进入工业化后期,如何推动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的实体经济发展;进入消费新时代,如何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开放新阶段,如何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为重点赢得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动权。解决好这些重大课题,对我国中长期发展和对全球经济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当前,中国与世界经济高度融合,既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又面临着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挑战。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大国开放,既要考虑短期应对举措,更要有中长期谋划。在此,本文从释放内需潜力的角度,就如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出以下几个判断。
内需潜力是扩大开放的突出优势
40年前,我国以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融入全球经济,40年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呈现出时代性趋势,其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成为我国融入全球经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突出优势和最大资本。
首先,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力。例如,初步预计到2020年,我国消费规模有望达到50万亿元左右,加上由此引致的投资需求,内需潜力将达到百万亿级别;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保持在60%左右,基本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如果这个巨大的内需潜力能够有效地释放出来,经济在未来10年有望实现6%左右的增长。
其次,巨大的内需潜力是我国扩大开放的突出优势。估计从2016年至2021年,我国消费增量将高达1.8万亿美元,相当于2021年英国的消费市场规模。我国巨大的内需市场,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大亮点,成为国际市场关注的焦点。
第三,内需潜力的释放是我国推动自由贸易、应对外部贸易环境变化的最大底气。我国服务型消费的结构升级及其带来的消费市场的扩大,已成为美、欧市场关注的重点,也是我国立足自身,把握趋势,释放内需,赢得主动的关键。
服务业市场开放是释放内需的关键所在
从现实情况看,立足内需扩大开放,重点与难点大都在服务业市场开放。
一是服务业市场开放既是释放内需潜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国新阶段扩大开放的重点。一般来说,哪个领域开放力度大,监管效果好,哪个领域活力就相对强。目前,工业领域尤其是制造业领域95%完全开放,在服务业领域有50%左右仍面临市场垄断与行政垄断。由此导致的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效率不优等矛盾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我国老年用品市场需求达1.6万亿元,但市场供给规模仅为4000亿元。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服务业不开放,消费者就会用脚投票,相当多的服务型消费需求就会外流。比如,海外医疗中介服务市场规模就从2012年的2.1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3.5亿元。
二是服务业市场开放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党的十九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新的部署。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逐步聚焦于服务业市场开放,集中发力。这主要涉及思想解放的问题,需要消除顾虑、大胆突破,在完善监管中尽快破除服务业的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推进服务业市场对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加快形成市场决定服务价格的新机制。
三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主动扩大进口。在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中主动扩大进口,引入国内急需的商品和服务,同时倒逼国内服务业行业与企业的改革。以药品为例,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429万,对相关的药品与技术需求相当大。目前,我国癌症治疗的某些药品与相关服务价格居高不下,社会对此反应比较强烈。为此,需要加快降低或取消药品关税、增值税,加快建立与主动扩大进口相适应的政策体系,着力扩大医疗技术等服务进口,倒逼国内医药企业提高质量与标准,以更好适应和满足全社会服务型消费需求。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将成为战略重点
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有多方面原因,其中贸易结构调整和由此带来的全球利益格局调整是一个重要因素。以释放内需潜力为基础扩大对外开放,关键在于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型。
一是服务贸易既是全球自由贸易的焦点,也是我国开放转型的重点。从2012年到2016年,全球服务贸易占比由20%上升至24%左右。当前,服务贸易已成为双边多边贸易投资协定的焦点。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中日韩自贸区等多边自贸区谈判、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等,都涉及服务贸易的开放,矛盾与分歧大都也集中在服务贸易。
从现实情况看,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突出短板。2017年,我国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的比重仅为14.5%,比2016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比2016年全球平均比重低了近10个百分点。但是,从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看,服务贸易将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重点与最大“王牌”。如果到2020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万亿美元以上,占全球服务贸易比重达到10%左右,将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对扩大开放,对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推进双边多边自由贸易进程。第一,推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与服务贸易开放融合的进程。从实践看,以金融业为重点的服务业企业滞后于实体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滞后于产能合作的实际需求。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额占比仅为8.2%。适应“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推进以金融为重点的服务贸易发展。
第二,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加快构建多边、双边自贸区网络。未来几年,如果能在主动大幅降低关税的同时,加快推进与欧盟、日本、东盟等经济体的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程,既可以有效应对外部贸易环境的变化,也将深刻影响全球贸易格局。
第三,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倒逼服务业市场开放。通过服务贸易发展推动国内服务业行业规则、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着力构建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可以有效倒逼相关体制机制变革,倒逼国内服务业企业提升服务质量。
三是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40年前,我国的开放高地主要是货物贸易,当前我国开放新高地重点在服务贸易。例如: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加快国内自贸试验区转型。在自贸试验区内更大范围突破服务业开放的限制,对标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先行先试;从不同区域的特定优势出发,率先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以教育、健康、医疗、旅游、文化、金融等为重点的服务业项下自由贸易试点,走出一条开放转型的新路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这是中央着眼于国内外发展大局,着眼于中长期做出的战略部署。
广东的机遇在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
广东在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进入新阶段,广东的开放转型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务实的选择在于加快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以一体化推动贸易自由化。
广东面临率先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型的重大挑战。广东的服务贸易发展与制造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已成为突出矛盾。2017年,广东服务贸易占比为10.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6个百分点。广东要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探索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经济新体制。
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成为广东推动开放转型的重大机遇。港澳地区是全球公认的自由港,在服务贸易发展方面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一体化,在广东率先实施国际化服务贸易新规则与管理新举措,不仅有助于我国在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新一轮全球自由贸易中赢得主动,而且可以使广东在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有利于广东在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来看: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港澳发展空间。香港要稳固提升其在全球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澳门要解决博彩业一业独大的问题,重要的出路在于与广东合作发展服务贸易。二是对“一国两制”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在坚持“一国”前提下,在广东探索“两制”的协调、互补、共生、共享、相融,现实路径在于以服务贸易一体化推动“两制”的有效对接,带动港澳与内地的经济融合和社会融合。
庆祝改革开放40年的最好方式就是深化改革开放。依托内需潜力,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突破,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在这方面,广东有条件、有能力继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