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BATJ之后,小米、美团、今日头条、滴滴等也纷纷在“流量+金融”模式业务上寻求突破。
近日,将赴港上市的美团点评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截至4月30日,美团点评向商户发放的小额贷款(有关应收贷款)总额14亿;向个人发放的小额贷款(有关应收贷款)总额7亿元。这21亿元的“生活费”均在美团APP上借出完成。
具体来看,各家产品APP的“钱包”成了消费信贷的主入口。除了美团,滴滴、今日头条甚至新浪微博APP的“钱包”里,各类消费信贷、理财、财险等金融业务均在其中。在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新贵以自营或导流、联合放贷等模式参与消费信贷业务,成了最普遍的“流量+金融”模式。
从券商中国记者梳理统计的情况来看,小米、美团点评、滴滴、今日头条都有在民营银行、保险、基金、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消费金融、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方面积极布局,四家公司均拿下了第三方支付牌照(许可证),此外小米旗下还拥有征信公司。
美团借出21亿元生活费
预计于9月20日在港上市的美团点评近日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美团点评向商户发放的小额贷款(有关应收贷款)总额14亿;向个人发放的小额贷款(有关应收贷款)总额7亿元。
相比蚂蚁金服、腾讯、京东,甚至消费金融公司,美团点评的消费信贷业务体量并不算大,但是发展已经非常迅速。招股书数据显示,美团点评的新业务及其他部分收入(云端ERP系统及小额贷款业务的收入)由2015年的7050万元大幅增长至2016年的人6.67亿元;其后一年内又大涨206.1%至2017年的20亿元。
在美团点评的APP页面,从钱包功能里,可以看到它的消费信贷产品“美团生活费”,其中有主要面向商户的ToB信贷“借钱”、主要面向个人的ToC产品“分期”。
美团从2016年就开始to B和to C的信贷业务,不过那时候还是以导流和联合放贷为主。比如面向商户的额度5万以内极速贷、额度最高50万的经营贷,主要是与新网银行等机构合作;面向个人最早是与招联消费金融合作,为其导流。随后到了2017年,除了仍然做无抵押小额贷款导流业务之外,美团上线了自营产品——“美团生活费”,如上图所示,有借钱、分期项目,申请入口都在美团钱包里。
据美团点评最新版招股书的介绍:
在商户端,平台主要为商家提供最高人民币100万,信贷期为6个月、12个月或18个月的贷款,月利率为1.5%。截至4月30日,该类贷款平均贷款金额为7.24万元,平均贷款期限为12个月。
在用戶端,平台则主要提供信贷期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借款上限为5万元的贷款产品,日利率为0.05%。截至今年4月30日,该类贷款平均借款金额约为5000元,平均贷款期限约为9个月。
相比花呗、借呗略高的利率水平,不难发现,这些贷款产品规模还不算大、借款人散户化。
“钱包”信贷成最普遍“流量+金融”模式
互联网流量新巨头以自营或导流、联合放贷等模式参与消费信贷业务,在业内看来,目前消费信贷仍是最普遍的“流量+金融”模式。
产品APP上的“钱包”,成了消费信贷的主入口。除了上面的美团点评,像滴滴、今日头条甚至新浪微博APP的钱包里,各类消费信贷、理财、财险等金融业务均在其中。
券商中国记者在滴滴“钱包”中看到,有理财产品“金桔宝”,该产品在2017年3月推出,为滴滴平台绑卡用户提供余额理财服务,衔接货币基金产品,由华夏基金提供并进行管理。上半年,滴滴推出“滴水贷”,面向乘客提供的消费信贷;与美团前期的模式类似,滴滴前端获客“导流”,金融机构如新网银行则是资金出具方、风控审核主体。
以微博钱包为入口,目前钱包已经上线了理财、保险、众筹、股票等平台。在信贷产品上,最高可借20万元,日息万分之4.4,年化利率近16%。此外,记者还发现微博钱包里还有办卡速贷,用于还信用卡的业务,最高额度为5万元。除了微博钱包,2017年初,新浪成立了海南新浪爱问普惠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拥有新浪有借、新浪有还(还信用卡)、有钱拿三个产品;比如代还信用卡、最高额度为2万元,年化利率根据分期时间不同而不同,介于33.23%-36%之间。
今年7月前后,今日头条上线一款名为“放心借”信贷产品。打开今日头条“我的钱包”一项,即有明显的“最高20万借款额度待领取”、 日利率0.03%起,按日计息,即时到账、限量开放,先到先得等字样的广告。从官方介绍来看,合作方包括南京银行、中银消费金融和新网银行。
除了APP,PC端的流量入口巨头360旗下金融则选择与苏宁易购电商平台等合作,推出消费分期、360借条等产品。记者从360金融负责人了解到,在具体合作模式上,360金融提供获客、风控、账户安全保护等;苏宁易购、360智能硬件等电商平台支撑起消费金融上的消费端的仓储库存、物流售后等方面。
牌照竞夺
“目前体量都不算大,但并不妨碍他们的积极布局,在产品研发、风控技术、人员配备上做投入。”北京一家大型消费金融公司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手握流量和场景优势的美团、滴滴、小米做金融业务,从金融业务中盈利是一方面,更主要是基于自有消费场景、供应链等生态基础上,做的用户服务的金融需求满足和体验升级延伸。
具体来说,美团点评定位为向商家提供广泛解决方案的综合平台,除了精准在线营销工具、配送基础设施之外,还有云端ERP系统、聚合支付系统、供应链和金融服务;而其目前的平台上,截至2017年底的数据,3.1亿交易用户和440万活跃商家,全年58亿笔交易和3570亿元交易额。类似的是交通出行工具滴滴,截至2017年底,滴滴订单总量和用户数分别是74.3亿单和4.5亿人,围绕这类人群的汽车金融、理财、保险等等业务潜力巨大。
从券商中国记者梳理统计的情况来看,小米、美团点评、滴滴、今日头条都有在民营银行、保险、基金、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消费金融、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方面积极布局,像小米旗下还有征信公司。这之中,四家公司均拿下了第三方支付牌照(许可证),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支付是金融业务的基础,可以沉淀金融数据,为借贷、理财、金融科技等各类衍生金融业务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是小贷业务,小米、美团、滴滴均在重庆等多地设立了持牌小贷公司。
事实上,和阿里、腾讯、京东等类似,新崛起的流量新贵的规划路径一般也是:围绕流量场景、以支付为切入,嵌入面向B端和C端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比如小米,围绕小米商城支付服务以及NFC手机的闪付功能等打造小米钱包,然后踏足消费信贷,并兼营理财、保险、基金代销和供应链金融服务,链接起生态链的上下游。
变现挑战,钱从哪来?
在上述涉足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公司中,小米的持有的各类金融牌照相对最全。
尽管从数据上看,2018年一季度,小米金融的收入及税前净利润占小米集团的比例分别为0.9%和0.22%,规模并不是很大。但这之中,利润较高的消费信贷业务却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小米贷款余额由2015年的1.01亿元增至2016年的16亿元,再增至2017年末的81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贷款余额为84.79 亿元。
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峰列出了小米金融业务面临三大挑战:
(1)起步较晚,目前业务体量小,在金融业务经验积累、人才储备方面不足, 核心的征信数据比较缺乏。
(2)金融牌照较少,随着国内金融监管趋严,牌照发放收紧,后续布局金融业务的门槛提升,难度增加。
(3)相比支付宝和、微信的大流量入口,客户基数小、APP活跃度低。客户交互频率低,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与之类似的美团、滴滴等高频流量入口,也会遇到起步晚、体量小、牌照限制、金融专业性门槛等问题。而且,随着金融业务规模扩大,钱从哪里来?
小米招股书曾披露了其互联网金融业务资金的主要渠道:
1)2017年借款112亿元。
2)2016年小米向宁波银行借入短期借款3.5亿元,2017年向宁波银行借入短期贷款3.9亿元,为互联网金融业务提供资金。
3)2016年发行5亿元资产支持证券ABS,其中3.9亿为优先级、1.1亿为次级;2017年发行48亿元ABS,其中39亿元为优先级、8.56亿元为次级。
4)通过第三方信托获得筹资12亿元。
可以看到,除借款之外,成本相对较低的资产支持证券化,是近年来小米金融在内的从事消费信贷业务各类机构的重要融资渠道。截至目前,wind数据显示,小米小贷以小额贷款作为基础资产,发行了8只总计43亿元的ABS项目。不过,融资成本逐步攀升,到了去年12月最新一期的优先级利率水平已经达到了6.12%。而且,受到监管、利率水平等多因素影响,2017年底到今年5月份,消费金融ABS的发行速度已经明显放缓。
还有一个风险是逾期。上述北京消费金融运营负责人表示,尽管目前的消费信贷都在起步阶段、规模尚小,逾期可控,但贷款余额放量之后,平台如何平衡好利费及资金成本,应对潜在的逾期坏账风险控制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