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号精选

保险业刚刚落定又一桩重大人事变动!

2018-09-07 19:51  券商中国   敬元 雄鹰 玉蓉

保险业今天落定本周第二桩重大人事变动。

券商中国记者多方了解获悉,9月7日上午,国寿集团一把手变更。63岁的杨明生离任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由60岁的太平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滨接任。而本周二上午,王滨刚刚卸任太平集团职务(详见:保险高管大轮换!华润总经理出任中国太平掌舵人,太平董事长或转战国寿)。

中国人寿集团、中国太平集团这两大中管保险企业的一把手同步变更,上次发生是在6年前,两大掌门恰是杨明生、王滨。2012年3月19日,中组部宣布原保监会副主席杨明生出任国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第二天的3月20日,中组部赴中国太平香港总部宣布,原交通银行副行长王滨出任太平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6年前同步上任,6年后一个退休、一个接棒,杨明生和王滨两人也算是形成一种奇妙的缘分。

杨明生执掌的6年半时间,国寿集团有了哪些变化?掌舵太平集团6年的王滨,今日履新国寿,又可望带来什么?

王滨,1958年出生,今年60岁,1983年以来的履历显示,他最初10年从地方政府到人民银行,1993年到农业发展银行筹备组,2000年进入交通银行,位至执行董事、副行长。2012年3月调任中国太平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国寿6年之变

杨明生,1955年出生,今年63岁,自1980年以来的38年时间内,一直在银行、保险业工作,27年农行经历、5年保险监管经历、6年保险公司高管经历。

2012年3月19日,时任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的杨明生,被中组部任命为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开启了在这家保险巨头的一把手任职经历。至今,6年半时间。

从数据上看,国寿集团这段时期内的总体量增长超过一半原有体量。合并总资产,从2012年底的2.3万亿,增至2017年的3.6万亿;合并营收从2012年的4600多亿,增至2017年度的8100多亿;合并保费从3600亿增至6400亿。

从更多维度看,中国人寿集团这6年多时间,呈现了以下主要变化。

综合金融推进,揽入银行、基金业务。杨明生曾多次表达“金融综合化经营、集团化发展是当今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的观点。在这6年多时间内,这一趋势也逐步为国寿集团所迎合,其积极推动金融综合化经营。其中,有几个关键。一是2016年揽入银行牌照,成为广发银行第一大股东,此后,中国人寿确立了保险、投资、银行的业务格局。二是2013年成立国寿安保基金。三是入股重庆信托,2014年国寿集团旗下国寿投资受让26.04%股权,跻身重庆信托第二大股东。

布局科技,练内功+引外力。在金融科技融合方面,中国人寿近年也展现出积极姿态,牵手BATJ,科技国寿、数字国寿、国寿大脑等概念频频出现。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早在2013年初,中国人寿就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随后在2013年12月成立国寿电子商务公司。中国人寿今年4月份宣布启动数字化战略转型,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放自己的生态圈,积极融入外部的生态圈,建立全面涵盖“综合金融+医食住行玩”的生态体系。

海外业务破局,先后设立新加坡、印尼公司。中国人寿正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金融保险集团,近年来加快国际化步伐,在港澳地区取得很好的发展业绩,另外还于2015年6月和今年8也成立了新加坡、印尼公司,是中国人寿“走出去”实现业务国际化的标志性动作。近日国寿集团还披露,以向海外公司增资10.78亿元,以来增强海外公司资本实力,二来从集团化发展战略角度,支持海外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资本市场和大众视野中,都变得“高调”了起来,有了更多存在感。从资本运作来说,参与国企混改、债转股等走在行业前列。其中,217亿大手笔入股中国联通,成为联通混改引入的第一大战略投资者,这一项目给了国寿很大信心,称对未来的国企混改机会也非常重视。参与债转股去年底落地资金规模500亿,位列全国市场第一。从品牌形象来说,亮相综艺节目、体育赛事、广告投放等明显增多。“要投就投中国人寿”“关键一投决定未来”等广告语,已经有一定流行度。

王滨能为中国人寿带来什么?

今番成为国寿新的掌舵人,王滨会带来什么?

先看看王滨曾经给太平带来了什么。回顾这6年,王滨给太平带来的堪称烙印的东西,一是“三年再造”,二是“精品战略 ”。

王滨赴任之初提出“三年再造一个太平”的目标,即用三年时间,将中国太平实现总资产、总保费和净利润的翻番。

但是,当时正处于太平的低迷期,目标能否完成,内部对此疑虑声音不小。2011年,中国太平总收入仅531亿港元,同比增长3.19%;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4.95亿港元,同比下降78%;总资产2000亿港元。

三年过去了,2014年,中国太平总保费、净利润、总资产三项重要指标较2011年翻番,总保费突破1000亿港元;归属股东净利润40.4亿港元,同比增长1.4倍;总资产4435亿港元。资本市场对此也作出了积极回应,股价比2012年最低的时期增长了3倍。

虽然完成“三年再造”,但是在王滨眼中,中国太平依然不够大,不够强,依然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作为一家保险公司,自身足够强大才有更高的风险管理能力。”王滨曾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中表示。

随后,王滨继续提出“精品战略”,又用三年时间打造太平为一家精品保险公司(集团)。

据了解,在中国太平员工的眼中,王滨做事“雷厉风行”,决策效率高。在他任职资格获得监管批复的第二天,中国太平便与交通银行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在王滨任内,中国太平与不少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签下了战略合作协议。

也有人说他“铁腕集权”,将重大决策权集于一身,在他手下工作压力大。但是王滨来到太平之后,多年未加薪的员工待遇大幅提升,留住了关键人才。

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年中工作会议上,王滨正式提出全力打造“央企太平、科技太平、健康太平、国际太平”四个太平重大决策部署,总结3年来的业务发展,对精品内涵的进一步提炼和深化。

不过,话音刚落,王滨便要奔赴一个更大的战场了。

王滨的前任们分别有一定成绩,王宪章推动了国寿股份上市,杨超时期国寿取得规模上的快速发展,袁力和杨明生时期国寿布局综合金融、金融科技。王滨时代呢?

中国人寿的待解之题

中国人寿集团目前业务范围保险银行投资、电子商务、基金、教育服务等多个领域,合并总资产3.6万亿元,其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金融保险集团。对于这家集团,有几大关注点。

1、寿险的市场地位如何稳固?

寿险公司是国寿集团最具含金量的一个子公司,国寿集团起家于此,在机构铺设和品牌渗透上也以寿险公司为甚,是国寿集团发展壮大的最重要平台。不过这家子公司,近年来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2012年国寿集团上半年经营形势分析会上,即制定下半年的行动目标之一——确保寿险主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市场地位。尽管2012年保住了32.4%的份额,但是此后逐年递减。2013年30.4%,2014年、2015年降至三成以下,2016年、2017年两年度市场份额甚至低于两成。

自2014年后,国寿的市场份额始终未能重回三成以上,虽然仍居市场第一位,但是所拥份额仅剩两成多。2018年开始,大型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逐渐呈现回升态势,中国人寿份额也有所好转,能否抓住行业整体调整时机稳固地位或者夺回更多市场?

2、会否重拿证券牌照?

致力于金融综合经营的国寿集团,近年在保险主业之外的其他传统金融业务上积极拓展,有了银行、基金、信托等控股或持股较多的公司,而证券业务上与申万宏源擦身而过。杨明生曾表示,事情没有结束,会继续进入证券领域。

中国人寿本拟成为申万宏源第三大股东,但未遂愿。2017年1月份,国寿股份公司计划以每股6.07元、总金额150亿元定增入股申万宏源,持股比例将达10.68%,成为申万宏源的第三大股东。不过,此后监管细则有所变化,再融资新规下,定增股票按照市场化方式定价,没有了锁定价格机制,2017年8月双方签署协议,中国人寿终止申万宏源股份认购,这一定增计划最终未能成行。

目前中国人寿已对中信证券进行了战略投资,持股比例为2.56%,为中信证券第四大股东。

3、集团资源如何高效协同?

中国人寿集团目前业务范围涵盖人寿保险、财产保险、银行、企业/职业年金、保险资产管理、电子商务、基金、财富管理、教育服务等多个领域。2017年,集团合并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合并保费收入超过6000亿,合并总资产3.6万亿。如此庞大的体量和多元的业务种类,如何协同创造更多价值,成为国寿集团日益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国寿集团今年定下的转型发展路径中,即有一条是“聚焦协同,坚定不移走综合经营之路。”要集中力量推进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在国寿集团的内部会议上也多次被提及,相关问题必须提到战略高度来解决。在国寿集团化发展的构架下,各成员公司如何增强大局意识,加大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力度,各专其长,又有效沟通、协调配合,还相互支持,使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如何走好创新驱动之路?

早在2013年就提出创新驱动战略的中国人寿,今年在2018年上半年经营分析会上对寿险“新一代”系统建设进行表彰,以发出强烈信号——中国人寿要把金融科技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国寿今年制定的转型发展路径中,有一条“聚焦科技,坚定不移走好创新驱动之路”。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步伐,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以数字化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推进公司转型升级。通过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机制、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等,国寿未来从人力和资本驱动向科技驱动的战略转变推进如何,科技能否助力传统险企大象起舞,值得关注。

国寿与太平是怎样不同?

同为副部级保险公司,中国太平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综合保险集团,不过和国寿这个巨无霸相比,无论从体量、规模还是布局来看,都有一定距离。

2017年末,国寿集团合并总资产达到3.6万亿元。而太平集团总资产6000亿,国寿体量是太平的近6倍。

仅以国寿集团旗下最重要的上市公司国寿股份为例,国寿股份上半年保费收入3604.82亿元,是中国太平集团总保费收入的超3倍,上半年净利润164.23亿元,是太平集团的约3.6倍。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国寿股份总资产3.04万亿元,是太平集团的约4.8倍。

从整个布局来看,目前国寿集团已拥有寿险、产险、资管、养老投资、基金等多元化布局,太平集团的综合布局方面也比较完善,集齐了寿、产、养老、资产、再保险等保险牌照,并涉足了金融租赁、养老产业管理领域。两家公司均在海外进行了业务布局。

中国太平在2018年半年报中表示,将深入推进“精品战略”,全力打造“四个太平”,包括“央企太平”、“科技太平”、“健康太平”和“国际太平”,向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金融保险集团的发展目标稳步前进。

而国寿集团作为中国寿险业的老大哥,已经具备了全球一流保险集团的要素。但近年来国寿也面临各方面的挑战和冲击,如何带领这头大象稳固地位并继续发展,将是王滨的新课题。



责任编辑:梁肖廷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