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数量和募集资金规模同比下降38.21%和24.10%,双双创下2015年以来最低点。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增热度明显降低,数据显示,1-7月定增累计询价机构数较2017年下半年下降35.14%。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参与定增的私募机构活跃度下降最为明显,国有资本则热情高涨。主要原因是私募难以借助银行募集配套资金,定增赚钱效应淡化后,从其他渠道募资难度加大。而国资参与定增主要动用自有资本,对期限敏感度低,参与性更强。未来随着国有产业投资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增加、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以及近期国有资本在上市公司化解大股东高比例股票质押引发的平仓风险中所扮演的作用日益凸显,国有资本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力度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定增项目发行难
李明(化名)是深圳某上市公司董秘。去年公司定增批文下来后,他便积极寻找投资者,但认购情形不尽如人意。“市场钱紧,机构参与意愿不高。我们到处张罗,做是做完了,但实际募资额距预期差几个亿,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补上。”他向记者诉苦,“今年上市公司定增难度加大。我们公司基本面算是不错的,属于科技导向型企业,去年净利润超过4个亿。连我们都感到定增吃力,可想而知其他企业是什么情形。”
2018年以来投资者对定增市场投资热度降至2015年以来的最低点。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今年共有215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募集资金总规模为6354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38.21%和24.10%。拉长时间跨度来看,2015年、2016年、2017年同期实施定增公司的数量分别为456家、546家、348家,募资资金规模分别为7123亿元、11647亿元、8371亿元。两个数值均创下过去3年以来同期最低点。
定增募资缩水也屡屡发生。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实施的215起定增中,有约46家实际募资金额低于预期募集资金总额。此外,有不少批文到手的企业因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募资,导致定增流产。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9月6日,共有14家上市公司披露称“因资本市场环境变化”未能在批文失效前完成非公开发行。
这都与机构投资者参与情绪低迷息息相关。申万宏源统计数据显示,1-7月参与定增询价的机构数不断下降,累计询价机构数227个,单个项目平均询价机构数约为5个,分别相比2017年下半年下降35.14%、44.44%。
从定增询价机构类型、数量来看,公募及其资管、私募以及个人投资者依然是最为积极的定增询价机构。以公募及其资管为例,2017年下半年累计有54家机构参与询价,但其中有20家在今年1-7月的询价机构名单中不见踪影,流失比例达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