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保监员会日前召开的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第43次工作会议指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176家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6%,较上季末下降2个百分点;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5%,较上季末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72%、240%和299%。
险企偿付能力二季度略降
银保监会指出,当前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稳定。经审议,119家保险公司在风险综合评级中被评为A类公司,52家被评为B类公司,2家被评为C类公司,2家被评为D类公司。
兴业证券董天驰表示,今年二季度,保险行业整体偿付能力出现下降,产险公司总情况略好于寿险公司,上市险企保持偿付能力充足。以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例,二季度该指标下降的寿险公司有54家,占比为69.2%。他说:“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小寿险公司今年新单保费收入严重不足;另外,二级市场表现不佳引起了投资收益下滑,而前期销售的部分高现价产品陆续到了退保的高峰期,收入下降导致这些中小寿险公司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造成偿付能力的下降。”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产险公司为50家,占比为60.2%,主要原因是今年3月后第三次商车费改导致的车险价格竞争及费用率上升对利润的负面影响,导致偿付能力有所下降,但总体情况略好于寿险公司。”董天驰称。
多家险企增资“补血”
业内人士指出,为缓解偿付能力压力,多数险企不断加快的增资步伐和股东变更,加紧“补血”。据统计,今年初至今,已有27家险企合计增资约740亿元,是去年同期增资额的2.8倍,资本补充债券成为险企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新方式。具体来看,今年初以来,股东直接注资的险企有20家,增资金额为292亿元。其中,增资超过10亿元的险企有9家。此外,共有7家险企获批发行10年期资本补充债券,总计不超过445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称,虽然多数险企靠增资缓解偿付能力压力,但仍有部分险企长期依靠股东“输血”注资,走粗放型发展之路,激进扩张业务规模。对部分长期亏损的险企而言,股东增资能帮助险企渡过暂时的难关,但从长期来看,若不从转变业务发展模式入手,其偿付能力压力或难以缓释。
对于下一阶段偿付能力监管工作和风险防控工作,银保监会强调,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依然是保险监管的首要任务。保险行业自身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合理区间较高位运行,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均呈现向好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