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上海人民出版社(简称“上海人民社”)的一本主题出版物《马克思的20个瞬间》引发了广泛关注,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后共印刷了5次,印数高达5万余册;其配套音频党课《给90后讲马克思》更是广受欢迎,截止目前共有3亿人次收听。上海人民社是如何将主题出版物打造成畅销书的?本报专访了上海人民社副社长朱旗。
“业界总是习惯将内容与形式进行人为的捆绑,觉得主题出版就是‘板起脸的’,需要配以传统老套、缺乏生气、几十年如一日的封面,销售方式也需采用团购、行政派发的方式。其实不然,在内容不变的情况下,主题出版可以采用新形态包装,很多主题出版物也可以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在如今多元化阅读的社会背景下,读者主权日渐明晰,出版机构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怎样促使读者去打开这本书、去阅读。
从内容上看,年轻人能从主题出版物中获益,他们需要这类读物。只是主题出版物要更接地气,要在形态上被年轻人所接受。所以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考虑到年轻人、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阅读习惯以及在信息接受方面的变化,并且在图书生产及后期营销推广方面,充分融合。主题出版物其实是可以做成畅销书的。”朱旗表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16年9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开始综合改革,上海人民社作为改革的先行单位,旗下纳入了学林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格致出版社、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及上海《理财周刊》社。这6家单位版号独立,但在运营上统一由上海人民社统筹安排。文中主要聚焦上海人民社本社做法,不包括旗下各单位。
社会效益是关键,主题出版是重中之重
出版商务周报:贵社主题出版物的年均规模如何?在社内占据什么样的地位?
朱旗:上海人民社有6个编辑中心,从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做主题出版。主题出版是上海人民社的重中之重,各品种码洋每年接近2亿元。根据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的要求,上海人民社旗下6家单位也都推出了一批“双效”俱佳的优秀主题出版物,受到读者和业界的好评。如今,主题出版已经成为上海人民社的特色和亮点。
出版商务周报:请谈一谈贵社主题出版工作的组织架构。
朱旗:目前社内有政治与理论读物编辑中心、历史读物与文献编辑中心、法律与社会读物编辑中心、世界政治与经济读物编辑中心、文化读物编辑中心、期刊与文创编辑中心。虽然编辑中心工作各有分工,但因为各编辑部功能不是单一的,因此每个编辑都会在做好本质工作的同时开展主题出版工作。
但目前社内有一个专门策划主题出版物的编辑中心——政治与理论读物编辑中心,曾获上海市“政治与理论读物出版中心”称号,是首批上海学术(专业)出版中心之一,也是唯一一家以政治读物为品牌的学术(专业)出版中心。社内对其有系统的考核体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会考虑经济效益。
关注重大时间节点,提前规划出版计划
出版商务周报:贵社在主题出版市场化方面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请从策划、宣传、渠道3个方面重点谈一谈。
朱旗:社里每年都会根据重大时间节点、会议、事件纪念日提前规划出版计划。例如,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我们在两年前就开始策划《马克思的20个瞬间》,今年社里还出版了一大批马克思题材、共产党宣言题材的图书。
从策划来说,社内每做一本书,事先都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策划过程。一本书要做好做精,把一部作品变成一个产品,最后转换成一个商品,实现经济价值和传播价值,必须有一个系统、完整、精细的策划体系。首先,要从导向上严格把关,做到内容权威、政治可靠、文字可读。其次,为了提高主题出版物的社会影响力,事先要在图书选题、编排方式和与当下社会热点的关联、与整个时代的背景、对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方针的理解方面做一些功课。此外,我们还会事先进行一些分析,比如定位好读者群后,学习借鉴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产品及同行出版社的经验,然后再对自己的产品形态提出设想、进行设计。最后,在价格、主打渠道、后期营销宣传等方面,我们也会做细致的规划。
从宣传来说,我们的市场部和后期营销工作人员会参与到整个选题的策划过程,联系传统媒体、线上媒体、公号社群、书店,把产品设想推送给他们,共同讨论、完善选题结构和产品形态。做好事先沟通后,后期产品上市时,他们对产品的理解已经非常明了,不必重新阐明。此外,社内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图书预热计划——项目一旦启动,线上线下预热宣传就开始推进,我们会邀请各大媒体对图书内容进行报道,邀请专家学者撰写书评,并且在有影响的各大网站开启预售,对党政机关等目标人群进行重点推介,在相关的微博、微信发布动态信息等。
从渠道来说,图书入库后会开始大面积铺货,并根据以往销售渠道的特性,进行分类铺货。同时我们会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场交流会,邀请媒体进行报道,整个营销过程是立体的,点、线、面全方位展开,以增加图书的曝光度。通过图书上市前的预售预判图书上市后的销售前景,上市后对重要卖场、独立书店、馆配商、网店、社群等进行动态监控,了解整体销售情况,再回过头来不断调整后期营销推广策略。
多样化呈现,避免因市场化而将内容庸俗化
出版商务周报:要实现主题出版物的市场化,您认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朱旗:导向是最重要的,不能为了市场化,而把内容庸俗化,严肃的内容用“戏说”的方式来做,我们是不太赞同的。上海人民社首先还是将内容把控、导向把控放在第一位,希望以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将一个严肃的话题用读者能够理解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出来,而非庸俗化、娱乐化。
为了能够激起年轻人的学习热情和共鸣,《马克思的20个瞬间》在后期推广过程中,我们在充分考虑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习惯的基础上,通过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人民网上海频道、东方广播中心、阿基米德等合作,以新媒体为载体,将本书的核心内容制作成音频,并以“给90后讲讲马克思”的音频党课模式,率先在网络上形成了很好的传播声势。约有50家主流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转发该音频节目,目前全国累计收听量突破3亿人次。
出版商务周报:在使主题图书更接地气、更受年轻人欢迎的过程中,贵社积累了哪些经验?
朱旗:一方面是加深主题出版工作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资源共享。比如在《马克思的20个瞬间》这本书里,我们插入了音频党课的二维码,读者可以第一时间获得音频资源。
另一方面是多模块设计,将内容知识含量最大化地呈现,服务当下。为了让音频党课落到实处,《马克思的20个瞬间》里设计了“小贴士”“哲人说”“提问角”“观天下”等各种板块,将若干重要的知识背景、名家哲言、问题等融会贯通,并立体化呈现。在给青年人讲述200年前的马克思时,切忌空泛、为了宣传而宣传,要将相关历史背景、内容知识贯穿起来,还要服务当下,让青年人冲破时空局限,将马克思视作活生生摆在眼前的人,通过他的经历和观点来思考当下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