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

ofo否认戴威“让位” 但它可能真的到了最后时刻

2018-10-24 08:43  证券时报

曾经,ofo和摩拜这对“双子星”,是国内崛起速度最快、最受资本追捧、融资速度最快的互联网企业。但到了今天,摩拜卖身美团,ofo也可能将迎来最后的时刻。

近日,有媒体曝光称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由创始人戴威变更成为了陈正江。经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登录天眼查查询发现,该情况属实。

变更法人或与官司有关

根据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10月22日,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戴威变更为陈正江,该公司为ofo小黄车背后的运营公司。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有12家子公司,其中10家现负责人为陈婧,2家现负责人为戴威。

不过,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在天眼查上也发现,ofo小黄车另一个运营主体公司——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仍是戴威,并未修改。

随后ofo方面对此发表回应称,此举是ofo内部正常的人事变动,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仍是戴威,不会影响公司的任何经营和运营。

在ofo的回应中指出,法定代表人变更的目的是为了简化办公流程、提升工作效率。ofo方面介绍,陈正江于2014年年底加入公司,是ofo前五号员工,目前是ofo中国区业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对于媒体解读的“让位”,ofo方面也明确表示说,法定代表人的变更仅是ofo内部正常的人事变动,不存在某些媒体所解读的“让位”一说。

有业内人士对ofo所称的“正常人事变动”表示了怀疑。在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看来,一家公司是不会无缘无故变更法人的,ofo运营主体此时变更法人或者跟该公司近期陷入的债务危机有关系。

今年9月初,上海凤凰曾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凤凰自行车因与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涉及金额6815.11万元。此外,据了解,东峡大通还因与物流企业存在合同纠纷被诉讼。

在这种情况下,被起诉公司的法人需要出面承担法律责任。不过,也有法律界人士指出,尽管法定代表人即便不再履职,只要其在履职期间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那么也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法定代表人在履职过程中,公司战略的制定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导致公司陷入亏损或诉讼,只要其在没有违反相关法规的前提下离职,除非与公司有特别约定,否则不需要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这或许有一丝“保护”戴威的意思?

ofo难逃卖身命运?

事实上,最近一年来,ofo可谓负面缠身。今年9月底,有媒体前往ofo北京总部的办公场所发现,原来租了两层的办公室已经搬迁,“缩小”成一层。

今年下半年,ofo深陷押金难退风波。实际上,去年11月,就有媒体发文称ofo资金告紧,已经开始挪用用户押金填补缺口。现在登上ofo的官方微博,底下的大部分评论都是让ofo赶紧退押金。

同时,裁员也在ofo内部“悄悄进行”。ofo联合创始人于信曾公开承认,5月中,ofo裁员目标是从1.2万人降到8000人,大量运维师傅被“优化”,而总部裁员500人。

除此之外,ofo的海外扩张也基本宣告“失败”。从7月份开始,ofo逐步退出或关停了以色列、澳大利亚、德国、美国、西班牙等地区的部分业务。

这种种迹象表明了ofo可能真的已经陷入资金危局。根据公开信息显示,ofo发展至今已经进行到E2-1轮融资。但目前距离最新官宣的融资,已经超过了半年,当初一个月内完成两轮融资的“风光”已经不在。

据媒体报道称,到今年5月,ofo单月成本2.5亿元,而账面可用的金额已经不超过5亿元。这么看来,ofo真的已经快要弹尽粮绝。

在最强竞争对手摩拜卖身美团后,不少人预言ofo最终可能也会走上这一条路。近期就有消息指出,哈啰出行正在跟ofo接洽,商谈收购事宜。对此,哈啰出行表示,ofo董事会曾邀请并提议哈啰与其进行合并,但是哈啰方面认为,在当前阶段最重要的还是秉持初心、提升自己,扎实做好自己公司各类出行业务。

事实上,哈啰出行背后正是阿里系,ofo和哈啰出行甚至连质押对象都是蚂蚁金服。今年3月,ofo就曾将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获得来自阿里巴巴的新一轮17.7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今年9月,也有媒体表示ofo将完成E2-2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数亿美元,领投方正是蚂蚁金服。但该消息至今没有得到确认,可见阿里对ofo的态度仍十分“暧昧”。

而滴滴与ofo的故事更是版本众多。不久前就有媒体曝光一份投资意向书显示,滴滴在8月份曾提出以20亿美元的估值收购ofo,并提出新董事会将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2名由滴滴任命,1名成员由所有创始人共同任命,2名成员由滴滴以外的其他投资者任命。包括CEO等在内的所有关键岗位必须由滴滴提名、任命、替换或解雇。

但滴滴此后态度坚决表示,传闻与事实不符,滴滴从未有过收购ofo的意向,也承诺未来将继续支持其独立发展。

硅谷著名投资人Roelof Botha 曾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充裕的市场资金让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得以生存下去,尤其在互联网行业里,很多企业整个生命周期都在向外界寻求资本,主动迎合投资者对于回报率的期待,以致于没有把如何盈利放在第一位。这正好总结了“共享单车”近几年的表现。

究竟ofo未来将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郭俊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