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持续低迷的2018年,ETF这个曾经的“边缘品种”却拉开了发展的大幕。伴随上证50、中证500、沪深300、创业板等多只宽基ETF强势“吸金”,相关基金公司的资产规模快速扩张。在赚钱效应刺激下,不少基金公司摩拳擦掌着手布局,渴望在这股ETF申购热潮中分得一杯羹。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基金公司在ETF市场上的比拼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少数几家头部公司牢牢占据先发优势的背景下,其他基金公司想要此时入局并实现“弯道超车”实属不易。
ETF市场形成“马太效应”
在ETF规模暴增的2018年,头部产品所形成的“赢家通吃”局面也格外引人关注。
以12月3日的成交情况为例,当日一方面有15只指数ETF成交额过亿元,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华夏上证50ETF、易方达恒生国企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成交额突破10亿元;另一方面,不少ETF的单日成交额尚不足1万元,还有个别产品出现了零成交的情况。
再从各只ETF的规模上来看,上证50指数领域中,华夏上证50ETF已成为绝对的龙头,最新规模高达461亿元,在所有权益类ETF中排名首位;成立于2013年的南方中证500ETF,最新规模为340亿元,规模同样大幅领先于其他家公司同类型的ETF产品。沪深300指数是唯一一个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的宽基指数,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均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同样布局了上证50、中证500和沪深300等宽基指数的其他ETF,有的规模仅为几千万元,甚至不如上述几只头部ETF的零头。
“跟踪相同指数的不同基金公司旗下的ETF,在收益上和跟踪误差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规模大小才是投资者最在意的因素。首先,规模大的产品市场活跃度高,有利于投资者进行买卖操作;其次,机构资金在进行申购和赎回时,也不会对大规模产品形成太大的冲击。这两个特点基本上决定了ETF基金市场上的马太效应。”沪上一位基金分析人士表示。
后来者寻求突破
尽管头部效应显著,ETF的“吸金潮”仍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入场布局。
证监会网站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今年各大基金公司合计上报了53只ETF或ETF联接基金产品。与往年隔三差五才有ETF及相关产品上报不同,今年以来除3月之外,各个月份均有ETF产品上报。
从产品上报情况来看,宽基指数ETF仍是不少基金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比如,工银瑞信基金就在今年10月提交了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和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两只产品的申请;易方达也于11月上报了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
对于更多的基金公司而言,在没有足够资源支持、又没有挤上宽基指数赛道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寻求突破,从而在ETF的盛宴中分得一杯羹呢?有基金公司选择避开热门ETF,转而在其他竞争较小的领域中发力。
比如,平安大华基金就一口气申报了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多只主题型ETF;广发、方正富邦则选择了当前尚未形成垄断的中证100和深证100指数进行产品布局。
“目前ETF已经是红海,新公司想要从零开始布局非常困难。比如恒生系统的ETF投资模块,涉及单市场、跨市场及多市场等,每个模块都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费用。还有团队搭建,除了需要量化投资部门每周轮岗检查PCF清单,还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另外,巨额的营销投入也是决定ETF发行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沪上一位量化投资部负责人坦言。
“如果将系统投入、人员配备、营销费用等成本加起来,养一只ETF的起步费用可能需要500万元甚至1000万元。”上述负责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