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多家基金欲跟进ETF降费

2019-02-15 07:52 中国证券报   余世鹏

普遍降费尚需时日

与国外同行发展不同,国内公募的降费一直以来都并非易事。

一般来说,市场竞争主体的增加会降低产品费率,成熟市场甚至可做到零费率。比如,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富达投资去年宣布推出0费率的指数基金,成为首家无管理费基金公司。但在国内,虽然偶有个别机构推出“0折购”活动优惠,但因成本与监管等因素,国内股基、债基、混基的申购费约为1.5%、0.8%、1.2%左右。就这点而言,ETF的费率并不算高。

业内人士分析称,国内ETF处于起步阶段,若将产品设计到运营等各方面成本纳入考虑,单只ETF产品要实现盈利,规模起码要跨过30亿-50亿元这一阶段。但目前国内股票型ETF平均规模约为22亿元,除了华夏和南方个别百亿级别的产品外,绝大部分产品的规模处于均值以下,更谈不上实现盈利。

据记者了解,深圳某合资小公募自2012年左右成立以来,就计划复制外方股东的海外投资优势,在国内推行指数量化打法。但长期以来,因脱离国内市场环境和滞后于风格切换,该公司至今未能形成明显气候。“国内公募发展更多是跟随市场风格变化做顺势投资,目前还不具备做大被动量化的条件,但关键点不是费率,而是盈利手段和对冲工具等方面的缺乏。”该公募机构的总经理此前对记者表示。

但对投资者而言,费率不应成为其困扰因素。某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对广大基民而言,费率下降的确是一项普惠福利。但综合来看,费率只是选择产品的衡量因素之一,关键还是在长期投资收益和基金分红。因此,长期来看,基民应更关注基金公司稳健性和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等因素,而不是费率因素。”

责任编辑:谢玥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