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银行净利增速分化 中小银行承压
目前,已有江苏、广东、黑龙江、吉林和青岛五地公布了去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长情况。
“银行业去年整体盈利水平不错,现在的银行除了做传统对公业务,还会拓展网络金融、发展消费金融等相对高收益业务,并更有能力去核销不良、做大规模。”上述华东上市城商行高管分析。
东北两省全年净利增幅表现亮眼,黑龙江地区净利润增速居第一位,同比上年增长28.7%,不过其去年前三个季度其净利润增速还为负数,分别为-9.2%、-8.9%、-6.2%,2017年全年净利润增速为-27.8%;同时吉林地区净利润也出现好转,全年净利润增速达6.4%,2018年前三个季度分别为-2.11%、2.30%、-1.08%。
相比之下,广东和江苏地区银行业全年净利润增速较前三季度增速有所放缓,全年分别为14.17%、14.45%,而前三季度为20.20%、16.86%。事实上,这或是受上述不良贷款口径认定趋严的影响,如江苏地区8家上市银行中,有数家在2018年业绩快报中加大了拨备计提。
“不少银行在2018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集中进行不良贷款处置,以消除潜在信用风险、夯实资产质量,但也因此导致年报利润增速会放缓甚至下滑。”华南某大型券商的资深金融分析师向记者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银行不良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资产质量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截至2018年末,江苏省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都在1%左右,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比例略高,为2.6%。此前有多地监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当地中小银行的不良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基本处于3%以上。
吉林省银行业去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4%,但具体来看,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去年净利润同比上年分别增长50.74%、-325.46%、-37.86%和-38.42%,省内不同类型银行机构经营情况分化显著。
“银行的客户对象中仍以国企、公务机关事业单位为主体。而在银行体系里,大中型银行资产规模占比超八成,总体来看银行业的经营水平仍然趋向稳健。”上述华东上市城商行高管评价称,具体到各家银行的盈利水平,除了考虑资产质量之外,核心还是取决于风控策略和经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