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

GMV近1.7万亿:京东摁下了“提振经济信心”的责任按钮

2019-03-01 20:16 新华社客户端

2月28日,电商平台京东发布了2018年全年财报。财报显示,京东已经连续12个季度实现盈利,2018年京东全年GMV近1.7万亿,增长30%。财报还披露,截至2018年底,京东正式员工数量已超过17.8万名,较去年同期新增超过2万名正式员工。而就在近期,京东还“官宣”,2019年将继续扩招1.5万名员工。

全年GMV达1.7万亿,在已有规模的基础上增速达到30%;连续5个季度单季收入破千亿,实现连续12个季度盈利,继续稳居国内收入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地位……京东2018年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无疑让很多人为之振奋: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经济运行“变中有忧”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内电商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能保持这样超出预期的高质量增长,并以新经济能量与平台效应对冲经济周期,也为许多人打了一剂强心针。

京东全年GMV能达到1.7万亿的体量,背靠的是中国巨量级的消费市场。作为业务板块囊括多领域的巨型综合零售平台和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京东的高质量增长,也跟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趋向吻合:它对中国巨大内需市场的发掘和对线下商家的赋能,能带动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的循环动力持续增强,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它展现的新经济巨大发展势能,也会加速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等因素对既有经济变量平衡关系的改变,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效动能。

本质上,京东是在摁下了“提振经济信心”的责任按钮。都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对那些已成各自领域商业基础设施提供者的巨头型企业来说,自然也该承担起与能力相匹配的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做公益、献爱心,也可以是笃信“商业是最大的公益”,让商业模式与公共利益向度对表,通过自身做大刺激消费、增加供给、带动就业等,切实增进社会福祉总量。

对京东来说,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激活市场动力机制、带动社会就业等,是其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9年要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而“形成国内强大市场”,与此前供给侧改革、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等一脉相承,离不开消费升级的驱动。

而京东们凭着其全品类商品、优质服务,还有其创造的大量消费场景,实现了内需“挖潜”,提升人们的消费信心。无论是“11·11全球好物节”还是“6·18狂欢节”,都创造出了民间消费潜力集中释放的消费时点,也推动了社会消费在供给侧到消费端全链条的升级、完善,最终不断扩大了消费市场,也增进了约瑟夫·塞尔吉所说的“消费者幸福”。

非但如此,“无界零售”还借助技术、数据和行业生态的结合,通过反哺和赋能,重构了人、货、场关系,形成线上线下全新的交互场景,有力支撑了消费升级之余,也推动了个性化、定制化消费场景和生产场景的融合,进而带动了供应链与供给侧的深刻变革,将供需平衡带向更高的层次。像“2018年11·11全球好物节”期间,京东不仅拉动超过60万家线下店参与大促,更通过智能供应链等方式促进制造和流通产业升级,就是很好的例证。

京东物流北京亚洲一号地狼仓日常运营

而对整个零售产业链进行数字化改造,提高全行业效率的过程,也会催生很多新就业机会。作为互联网企业里的“用工大户”、长期以来员工规模雄踞互联网企业之首的京东,在部分行业和互联网企业纷传裁员消息的形势下,却逆势而上扩大用工规模,还致力于促进社会就业,带动间接就业超过千万。这彰显的是责任感,底气则源于“无界零售”等模式创新在拉动就业方面的价值外溢。

值得一说的是,京东们扩大国内市场,靠的是市场技术、创新自发秩序调动的高速运转的商业互动体系,这跟行政效能推动“大项目”的发展路径大不相同,也更有利于市场动力机制的充分激活。

正因如此,京东全年GMV达1.7万亿,之于社会经济的意义,并非一个数字那么简单,更关键的是这个庞大的“网上经济体”对国民消费能力的拉练、对供给侧的助益、对经济信心的提振。

揆诸现实,京东对社会责任的践行,不只是做大自身、裨益社会,更有对公益极具深度和广度的参与。

管理学者阿奇·卡罗尔曾提出“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理论,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经济责任;第二层是法律责任;第三层是伦理责任;第四层是公益慈善责任。而这些年来,京东就解锁了深度践行社会责任的正确姿势。

拿这两年来说,2017年3月,京东就上线了以“物爱相连”为主题的京东公益物资募捐平台,在业界率先创造了“一键捐赠、物资直送”的全新模式,受益群体已超150万人次。2018年初,京东联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微工助残”项目,通过提供大数据标注工作,助力残障人士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就业梦。2018年8月,京东公益正式启动“京益计划”爱心东东品牌卖捐的功能,联动京东商城几十万品牌商家助力,将筹集的爱心善款用于教育、扶贫等公益项目。2018年10月,京东第二年启动“蔚蓝地球可持续周”环保活动。

对企业而言,践行社会责任还可讲究“策略”。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曾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分两种:一种是反应型的,一种是战略型的。反应型的就是做个良好的“企业公民”,致力公益性捐助或减少污染;战略性的则是寻找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共享价值的机会。他认为,“没有一家企业会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来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它们必须选取和自己的业务有交叉的社会问题来解决。”只有通过战略性地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才能对社会施以最大的积极影响,同时收获最丰厚的商业利益,那些裨益社会的行动才能持久。

京东在这方面就很有心得:无论是在B2C自营业务中试点循环快递箱“青流箱”,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包装减量化、可降解化,还是引领电商扶贫升级3.0版本,提供品牌打造助力产业升级、创业就业助力富民增收、科技赋能助力深度参与、物流布局助力渠道通畅、金融支持助力服务保障、公益创新助力社会联动“六大助力”,都是将公益与擅长领域结合,也是将自身技术、模式优势跟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地结合,用自身所长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

以自身高质量增长拉动内需、丰富供给、增加就业,也提振经济信心,于社会是公共福祉的增进,对企业则是发展层次的进阶。这样的社会践行路径,显然也是与公众期许同向而行。

责任编辑:袁上草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