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银行资金偏好房地产 信用卡贷款增速加快

2019-05-08 08:1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张晓琪

伴随2018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落下帷幕,银行信贷流向也浮出水面。从资金整体流向来看,由于银行信用偏好降低,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信贷资金明显向安全性更高的零售资产倾斜,对公投放占比呈现压缩态势。

分析人士认为,在对公投放节奏放缓的背景下,银行倾向将有限资金投入到房地产、交通运输等行业,而在制造业投资上更趋谨慎。零售端方面,国有大行新增零售贷款主要投向个人按揭贷款,股份行则是按揭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平分秋色,且信用卡贷款增速明显加快。2019年,随着宽货币到宽信用传递逐步确认,银行有适当提升风险偏好的趋势,预计会加大对公信贷的配置。

去年下半年对公占比全线收缩

从32家A股上市银行2018年年报披露的信贷数据流向来看,2018年下半年信贷资金明显向零售倾斜,对公占比全线压缩。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总计25家上市银行的零售贷款占比有所上升。其中,西安银行增幅最大,零售占比由2017年末的17.62%上升至2018年末的26.33%。而上市银行对公贷款呈现出别样图景,共计28家对公贷款占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当中包括国有大行、全国性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从数额来看,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对公压降规模最大,两家银行2018年末对公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分别收缩386亿元和247亿元,对公贷款占比分别下滑9.17%和5.19%。

上市银行对公投放更趋谨慎,主要是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的。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18年上半年,仅有平安银行对公贷款规模出现负增长;而到下半年,总计11家银行对公贷款规模较中报出现下滑。从数据来看,绝大多数银行对公信贷投放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则明显收缩。如工行2018年上半年对公新增信贷投放为4045亿元,下半年新增仅775亿元;招行2018年上半年对公新增投放达1178亿元,下半年投放规模压降了78亿元。

目前来看,银行信贷投放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业。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公投放节奏放缓背景下,银行倾向加大对房地产、交通运输行业投放力度,而在制造业投资上更趋谨慎。

2018年,五大行均加大对房地产投放力度,中行、工行、建行的房地产行业贷款净增长均在千亿元左右。与之相对的是,四大行(除交行外)对于制造业的贷款整体在减少,建行、工行、农行和中行对制造业企业的贷款分别减少587亿元、528亿元、310亿元和109亿元。

大型股份行加码房地产、交通运输行业贷款趋势也比较明显。如招行2018年房地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新增贷款规模分别达645亿元和571亿元,贷款占比分别提高3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锟指出,银行倾向选择交运、房地产行业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因素:一是上述行业均属于重资产行业,固定资产占比较高;二是存在可预见的现金流,这些行业一般以项目融资为主,项目现金流可明确测算;三是现金流稳定性,这些行业均在可以预见的周期区间内,行业波动相对较少。

2018年房企融资渠道逐步收紧,但上市银行的房地产行业贷款总额却在逆势增长。王锟认为,银行青睐房地产行业有四方面因素:一是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二是在目前政策下,不动产价值波动区间小;三是银行贷款过程中,对资产价值进行评估,确保在一定的减值幅度内;四是房地产变现方式更加灵活。

兴业研究孔祥认为,2018年下半年银行整体降低了自身风险偏好,考虑到房地产投资表现出的较强韧性,银行加大了向房企龙头的信贷投放,推动对公信贷向房地产行业倾斜。

“银行降低风险偏好,会找可靠的资产投放,房企龙头现金流较好,也有可靠抵押物,比较安全。”孔祥表示,更确切地说,对公信贷是向大型房地产企业倾斜,中小房企很难拿到开发贷,它们主要通过非标融资,这一部分在收缩,这又进一步促进了地产行业的集中度提升。

新增贷款流入房贷和信用卡

信贷向零售方向倾斜后,新增零售资金流向哪里呢?目前来看,五大行新增零售贷款主要投向个人按揭贷款,股份行方面则是在按揭贷款和消费贷款两方面平分秋色。五大行仍然是房贷业务大户,无论是年末房贷余额还是增量,都在上市银行中排名居前。其中,建行2018年末房贷余额达48444亿元,在总贷款中占比高达35.1%,排名五大行之首。

从新增贷款角度来看,大行新增个人贷款主要投向房贷。除交行外,其余四大行的房贷增量占新增个人贷款比例普遍在80%左右。如工行,2018年新增个人贷款达6911.16亿元,占新增贷款总额近60%。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新增6512.72亿元,占新增个人贷款比例超过94%。工行在2018年年报中指出,个人住房贷款增加主要是重点支持居民自住购房融资需求。

建行2018年末个人贷款余额为58398.03亿元,较上年新增6459.50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较2017年新增5405.28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新增个人贷款比例约为84%。

股份行方面,新增信贷主要向按揭贷款、信用卡贷款和消费贷款流入,且信用卡贷款增速明显加快。以资产排名股份行第一的招行为例,2018年末该行零售贷款总额为19875.87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12.66%。新增的2233亿元零售贷款中,43%投向个人住房贷款,37%投向信用卡贷款。增幅方面,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12%,低于信用卡贷款17%的增幅。

资产规模在股份行中排名第二的兴业银行,2018年的零售贷款总额增长2556亿元,其中57%流入个人住房及商用房贷款,34%流入信用卡贷款。从增速上看,该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6%,增幅近乎房贷增速(房贷余额同比增长24%)的两倍。

信贷风险偏好逐步提升

孔祥指出,2018年监管趋严导致信用收缩,银行对公风险偏好有所降低。一方面,上市银行降低了对公规模的增速;另一方面,调整投放行业,将资金投向安全性更高的行业。

王锟认为,驱使银行在对公业务和零售贷款业务上进行业务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从盈利角度来看,零售银行高盈利水平已逐渐凸显,消费贷款和信用卡业务应用场景日趋丰富,现在处于上升趋势;二是零售贷款违约率保持稳定,银行在风控上处于主导地位;三是零售贷款模式更趋多样化和个性化。

王锟表示,对公业务的开展需要有资金成本优势作为支撑,这方面大行更具优势。同时,对公贷款受经济基本面影响较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对于风控能力较弱的中小行是一个挑战,因此中小行向零售转型的动力更加强劲。

孔祥认为,零售贷款尤其是信用卡、消费贷款将是银行中长期的重要资产配置方向。一方面,随着居民储蓄率下降,消费习惯发生变化,信用卡贷款和消费贷款预计未来有较大的增量;另一方面,信用卡业务绝对收益率较高,在资产荒情况下银行会更关注信用卡贷款。他说:“但也需要注意投放结构,现在银行在信用卡投放节奏上有点快了,尤其要重视风控。”

对公方向上,孔祥指出,2018年银行业整体是在降低风险偏好,2019年随着宽货币到宽信用传递逐步确认,银行有适当提升风险偏好的趋势,预计会加大对公信贷的配置。

王锟认为,相比2018年,上市银行2019年的信贷资金流向将呈现出更明显的差异化和结构化特征。从银行方面来看,大行将更加专注对公业务,业绩增长点也在对公业务上。股份行及小行将更加集中区域化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小微客户、个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从行业资金流向上看,房地产(含个人房贷)虽然仍占大头,但在宏观调控下,占比会逐渐下降,资金逐步转向制造业。从增长上看,零售贷款仍有发展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信用卡为载体的消费贷。

责任编辑:吴芃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