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来说,带着新规则踏浪而来的科创板,是机遇,也充满挑战。
每个基金经理都想从科创板中“淘金”,但他们也恰恰受困于此——什么是“金”?如何衡量“金”的成色?用A股现有的投资方法,能“淘”到“金”吗?这些问题自科创板上市规则和交易规则明确后,便不断困扰基金经理,倒逼他们寻找答案。
基金经理眼里最大的难点,莫过于在新规则下,科创板上市公司如何锚定估值——在传统价值投资思维里,正确估值是核心要素。但在未来,更多初创型企业、没有盈利甚至可能没有收入的企业登陆科创板后,不确定性将取代各类指标成为核心变量,锚定估值似乎遥不可及。这对于方才铭刻“价值投资”于心的基金经理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沟堑。
但公募基金业仍在努力构筑适合科创板的新估值体系。结合近期采访内容,以及5只新科创主题基金的信息,记者发现,基金经理眼里的科创板估值并没有“一定之规”,而是采用了分层的“二分法”:第一,分行业,不同行业的估值标准和方法不同;第二,分企业,即便在同一个行业内,不同企业因为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估值标准和方法也不同。除此之外,还需注意的是,即便行业和企业类型相似,但根据具体情况,所采用的估值指标也可能迥异。
颠覆传统 另辟蹊径
作为专业投资机构,公募基金业对科创板的理解,和普通散户大相径庭。
上海某知名的80后基金经理在与中国证券报记者交流时,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表示,他不会投资前几个批次的科创板上市公司。“不是因为这些公司的基本面不好,而是我认为,科创板最美妙的地方,在于上市公司充满想象力的不确定性,有出现伟大企业的概率,这是科创板最值得投资的地方。”该基金经理说,“我们不会参与概念炒作,我们会耐心等待值得投资的企业出现,大浪淘沙始见金,金子就那么一点点,要有眼光和耐心。”
每个基金经理都想从科创板中“淘金”,但他们也恰恰受困于此——什么是“金”?如何衡量“金”的成色?用A股现有的投资方法,能“淘”到“金”吗? 在已完成首募的5只科创主题基金中,这种困惑直白地体现在基金合同中。鹏华科创主题3年封基就表示,传统的PE、PB、DCF等估值方法对于许多发展成熟、盈利稳定的高科技公司仍然是最好的估值方法,但对于一些业务模式特殊、业务扩张迅速但仍处亏损期的高科技公司已不再适用。
万家科创主题3年封基的拟任基金经理李文宾指出,科创板企业重技术、轻盈利,科创板允许亏损企业上市,所以无法简单用市盈率、市净率和现金流折现等传统来估值。创业板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不再具备高权重的参考价值,传统的估值体系也难免会有些“失灵”。为此,万家基金参照西方成熟市场上对科创板较为相似的市场估值方法,为战略配售科创板基金引入了新的估值方法——全生命周期估值体系。
而一位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则直言,对于缺乏真正科创类企业投资经验的公募基金业来说,要大胆向PE行业取经,充分了解他们对科创类企业的估值方法,吸收他们投资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重构自己的科创板投资思维。该投资总监同时建议,由于科创板企业的估值体系与A股现有板块的估值体系有实质性的差异,在配备偏科创板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时,应当尽可能不要让现有成熟的A股基金经理兼任。
“这容易造成投资上的人格‘分裂症’。你不能指望一个已经习惯于价值投资,看重企业盈利能力、现金流等指标的基金经理,突然脑洞大开地接受没盈利、没收入的企业估值。”该投资总监说,“所以,投资者要明白,在偏科创板投资的基金产品中,如果宣传册上强调了基金经理过往业绩的优秀,它并非可以复制到科创板投资中,还有可能会造成一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