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9月信贷社融回暖 六成银行看高四季度信贷需求

2019-10-16 08:23 证券时报网

央行昨日公布的最新金融和社融增量数据显示,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69万亿元,社融增量2.27万亿元;9月末的广义货币(M2)增速8.4%,较上月末增加0.2个百分点。上述数据不仅均明显好于8月,也普遍高于市场预期。

综合机构分析师的解读看,9月信贷社融超预期,主要是受当月全面降准落地助力实体经济融资,以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后,银行出于稳定净息差的考量提前加快贷款投放等因素影响。从需求侧角度看,9月金融数据的超预期向好,也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所致,特别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和专项债配套融资会带动信贷需求提升。

展望四季度,市场普遍认为,尽管从季节性规律看,四季度通常是年内的融资淡季,但在近期专项债新政等一系列逆周期调控措施的实施下,政府类项目的发力有望带动四季度融资同比改善。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透露,三季度金融数据整体向好,是实体经济存在较好的资金需求以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的共同作用结果。央行对300个城市进行信贷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实体经济的微观主体仍有较强的资金需求,60%的银行认为四季度信贷需求会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

9月能实现1.69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成绩,企业部门贷款大增起了主要作用。当月企业部门实现新增贷款10113亿元,同比大幅多增3341亿元。

华泰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继强分析,9月企业部门融资明显好转主要有四方面因素。

首先,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银行有依靠短期贷款和票据冲量的意愿。其次,随着LPR报价机制的完善,银行担心后续贷款利率下降,会有提前增加信贷投放的倾向。再次,地方隐性债务置换过程也会带动中长期贷款的增长。此外,专项债新政落地后,8月以来专项债配套融资也会有所增长。

实际上,企业部门融资有一个可喜的变化在8月就已显现——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此前,中长期贷款增速自今年4月起曾一度连续4个月回落。阮健弘表示,从实际投向看,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结构转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增长较快。9月末,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8.9%,是今年以来的高点。二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回升明显,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多增41.2%,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别高8.1个和21.2个百分点。三是不含房地产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提高,前三季度累计新增2.38万亿元,累计增量占全部产业的55.2%,比上年同期高15.3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谢玥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