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 美物匠心·岁月不负
拿到一册日历,首先能看到的是它别出心裁的函套。
浅驼色的瓦楞纸,红鸢色贴签,加烫金、烫黑两种工艺,古拙与华丽之美形成碰撞。
别以为瓦楞纸只能用来当包装箱,摸一摸就知道匠心在哪里——有点像拂过琴弦的触感,手感很奇妙,容易摸上瘾呢!
书名“唐诗之美日历”这几个字,是唐代法帖集字,唐诗的风骨与柔情,跃然纸上。
“琴诗和鸣”四个小字,下衬一架“灵机式”古琴剪影,烫金的凹凸感非常明显,摸着“古琴”上那四个小圆圈,好像在触摸真正古琴上的螺钿琴徵,让人产生“换羽移宫”的冲动。
为了配合“琴诗和鸣”的主题,前后环衬图页采用了清代名画《携琴访友图》。
12张月份页,左页是当月古琴曲的琴谱,可以扫描二维码欣赏,右页取《礼记·月令》中的一句,并搭配清代汪承霈《春祺集锦》中的花草,以提示当下物候。
与往年“一日一诗,一日一画”设计不同的是,2020年这本日历内文,左页依旧是传世名画,但诗、评注、日期都集中在右页,使版式更为饱满、紧凑,诗画同览,更得“诗情画意”之精髓。
这样的设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日历变得更加轻便。
商 名家选诗·不流俗韵
2020年,366天,需要187首经典唐诗。
要能体现岁月的流逝,突出节日节气的存在感,要经典,还要不俗。
因为我们要做的是一本“诗词日历”,而不是一本“加了日期的唐诗作品选”!
那么,如何从《全唐诗》的五万首作品中,选出要求如此苛刻的187首呢?
我们请到了“诗词中国”评委,曾任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总顾问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振振老师,作为这本日历的编著者。
钟老师为这本日历所选的诗作,既有耳熟能详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也有小众的——
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
而被他“点名”的作者,既有四杰、李杜、元白这样的大家,也有李益、齐己、释无可等二三四五线诗人,可以说是说非常“雨露均沾”了。
此外,每个节日节气都有对应作品,比如夏至的时候,你会读到——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
白居易的这首诗不出名,但它活灵活现地记载了苏州水乡夏至节气的民俗风貌,宛如悠长亲切的民谣,在最长的白昼里读到这样一首诗,令人对江南的夏天欣然神往。
当然,精细的选篇,还要加上别致的点评,才能算作真正的“不流俗韵”。钟老师的评注文字旁征博引,金句频出,让人在阅读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还能时常会心一笑,有所感悟。
“情景交融”这个被用滥了的鉴赏词语,在钟老师笔下被这样重现:有情,诗就有了生命的温度!
原本干巴巴的鉴赏文字,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
又比如韩偓的《懒起》末四句:
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相比于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韩偓的《懒起》并不算出名,但钟老师是这么说的:虽则青胜于蓝,毕竟始出于蓝。原创之功,亦不可没。
韩偓泉下有知,估计会眼泪汪汪地用陕西话说:“以前朵年咧,客算有人为饿说句话咧!”
角 手迹七弦·声入人心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日历的主题是“琴诗和鸣”,与唐诗相配的琴,自然是中国传统乐器——古琴。
琴曲为雅乐,定要在静谧的夜晚,一个人坐在灯下静听,方能在那朴实低缓而又沉静旷远的声音中,找到灵魂栖所。
著名古琴艺术家丁承运,携《琴上月令》实力加盟。
《春晓吟》《洞庭秋思》《白雪》……
在古朴悠扬的琴声里,听见唐诗世界的繁花似锦,雨丝风片……
12个月,12首琴曲,12次拨动心灵的震颤……
当你读着孟浩然的——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品着钟老师的评注——
风声,泉声,声声入耳,清清泠泠
听着丁先生的《流觞》,引商刻羽,杂以流徵……
你会发现,那情那景,皆在眼前。
徵 傅世名画·画中有诗
苏轼有云: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虽然不是所有的诗人,都像苏轼王维那样“诗画双修”,但是好在“诗情画意”这个词,古往今来,都非常受欢迎。特别是古人的画卷,往往都诗意盎然。
以传世名画配诗并不困难,难的是选出与诗意高度契合的画面。
我们的美术编辑历时一个半月,才从5TB的数字古画图库中,选出203幅。
真可谓: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比如白居易这首《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能配的画很多,比如颜色清丽秀润的明代宋懋晋的《西湖胜迹图册》;画面饱满笔触工丽的清代郁希范《西湖胜景画册》等等。
毕竟,西湖是非常受欢迎的绘画题材。
但在这么多选项中,我们的最终选择了清代张宗苍的《西湖图》。
这幅画用鸟瞰的视角,勾勒出了西湖的全貌,“乱峰围绕水平铺”的场景历历在目。
淡雅的颜色、精巧的布局,让人相信“一半勾留是此湖”这样的表白,确实是“发自肺腑”。
羽 几案典藏·馈赠佳品
日历一页页地翻开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
电脑、手机里的电子日历再便捷
终究少了这份仪式感!
送君一本日历
一道看遍大唐的
火树银花,凉州玉门
江楼明月,玉壶冰心
曾经沧海,风雪归人
……
送君一本日历
用366天的“漫长”时光
背会187首唐诗,欣赏203幅名画
浸润12首古琴曲
预订一生一世的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