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起锚 沪市上市公司提质增效加速

2019-12-16 08:2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昝秀丽

  随着顶层设计的出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次走到聚光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要求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达到较高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长三角区域上市公司提质增效,正在形成高质量发展区域集群,激发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加之经济转型期科创板的推出,监管部门精准施策,将合力引领长三角建成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锚定高质量协同发展

  民营上市公司表现活跃,先进制造业引领增长,产业集群化优势明显,是长三角区域沪市上市公司的特色优势。锚定高质量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沪市上市公司正在释放区域强劲持久的发展动力。

  目前长三角区域的沪市上市公司共672家,总市值为98208.61亿元,截至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56147.11亿元,同比增长6.97%,实现净利润5463.59亿元,同比增长17.58%,大幅高于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民营上市公司活跃。在672家沪市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共有385家,占比达到57%。其中有518家公司在2018年年报中提出了分红预案,分红公司占比高达77%,远高于沪市整体41%的分红比例。

  先进制造业引领增长。沪市长三角区域672家上市公司中,制造业占比最高,其中,区域传统制造行业和重工业占比超过一半,机械设备、化工、汽车、电气设备、医药生物等细分领域占比较高。

  “政策加速推进,高质量协同发展是关键,应关注具备全国引领示范效用的新经济产业集群。”中原证券分析师王哲表示,长三角汽车产业在全国占比为26.23%,造船产业占比为30.8%,通讯产业占比为29.9%,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可能加深合作,形成完备的产业链,值得关注。

  科创板撬动创新成长

  《纲要》提出,支持地方探索建立区域创新收益共享机制,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鼓励长三角地区高成长创新企业到科创板上市融资。分析人士指出,长三角作为创新策源地,“长三角基因”与科创板高度契合,科创板为“硬科技”提供资本土壤,撬动创新增量增长。

  截至12月13日,科创板已上市企业65家,其中32家来自长江三角洲区域,占比近五成,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产业。前三季度,长三角区域科创板上市公司业绩表现良好,收入净利润整体增速均超过20%,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7.13亿元,同比增长为22.31%,合计实现净利润为34.76亿元,同比增长21.97%,高于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长三角区域科创板上市公司重视人才激励培养,4家区域内公司根据科创板制度创新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在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高技术产值占比18%以上的发展目标下,G60科创走廊深入长三角腹地,将引领更多长三角企业登陆科创板融资。科创板成为培育硬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土壤。”中泰证券分析师陈龙表示。

  精准监管助力高质量发展

  《纲要》提出,对金融等重点领域,实施严格监管、精准监管、有效监管。上交所表示,将积极探索推进分类监管,完善信息披露要求,加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对有风险隐患的公司提前摸排,在事前化解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在公司监管方面,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将坚持“请进来”,倾听上市公司对资本市场和交易所服务的需求,充分交流,提供中下游合力发展的沟通机会;坚持“走出去”,持续在长三角区域走访调研,在沪市公司中“立典型、树榜样”,发挥优质公司的“头雁”作用,引领其他公司稳健经营、专注主业;同时,继续为区域内公司在并购重组、再融资等政策咨询中做好支持服务,优化行业资源配置形成规模化效应;不断探索提升培训质量、培训效果的有效方式,继续更新“监管微课”和《监管问答》。今年以来,在公司监管方面,上交所在长三角地区开展上市公司培训共26次、258课时,对长三角地区政府、证监局、协会等培训共计13次。

  《纲要》提出,支持上交所在长三角设立服务基地,搭建企业上市服务平台。上交所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基地培训活动,促进长三角区域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目前上交所已与长三角各省市共建苏南、南京、宁波、杭州、安徽等市场服务基地共8家,乐清、张家港、嘉定等服务站共4个。

责任编辑:吴芃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