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

扬子江药业集团工匠系列三十一:殷晓星——星光下的追梦人

2020-07-20 15:15 新华财经

核心提示:七年前第一次进入车间,殷晓星就被眼前的一台台机器迷住了,就像一个小孩子看到了心仪已久的玩具,那种兴奋的劲儿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七年前第一次进入车间,殷晓星就被眼前的一台台机器迷住了,就像一个小孩子看到了心仪已久的玩具,那种兴奋的劲儿至今让他记忆犹新。在一台机器旁边,几位机长正在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殷晓星便饶有兴趣地在一边仔细观察。

“想不想加入他们?”当时的车间主任看出了眼前这个小伙子对于设备的热爱。

“想!”正是殷晓星这声斩钉截铁的回答,让他在未来的岁月中,与这些“心爱”的设备共同成长。

在困境中成长

“第一次与这些设备打交道的时候,还是挺胆怯,毕竟自己和这些设备还是陌生的。”对于当时殷晓星来说,摆在眼前的困难就是各种设备的专业知识,它们就像一座座大山拦在他的面前。

几个月的时间里,殷晓星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攻克眼前的困难。为了更好地了解生产线上的每一台设备的“性格”,他每天工作之余,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仔细研读这些设备的说明书,当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时,便蹲在设备旁,细心观察设备的运行原理,直到理清问题的头绪为止。

快速识别电路图是每位设备工程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电路知识,殷晓星从零开始学起,每一张电路图纸上都是他密密麻麻写下的各种设备的知识要点。有了这些基本技能的铺垫后,腿勤的殷晓星开始在各个车间的各种设备中来回穿梭,向各位资深机长取经,参与其中协同完成设备改造、升级。

正是这种锐意进取、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让他逐渐在设备工程师的岗位上变得精通起来,也开始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2018年对于殷晓星来说是异常繁忙并且责任重大。刚刚成立的设备确认处人员匹配不全,却承担了固体制剂车间的600余台设备的确认以及300多份SOP修订工作。巨大的工作量并没有磨灭他的激情,在工作之余,带领新人员从基础开始学起,手把手“传道授业解惑”。

“虽然有时候很疲惫,但是看到自己带的徒弟每天都在进步,还是蛮开心的”殷晓星欣慰地说到。

在学习中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殷晓星深深印在脑子里面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时刻提醒着他,在工作岗位要时刻勤于学习、刻苦钻研。

在一次生产过程中,殷晓星在设备巡检时,偶然发现经过烘干的玻璃瓶中还是存在些许残留水,这让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事不宜迟,殷晓星立刻拉来团队,对这一问题进行攻关。

车间现场、会议室、办工桌前到处是他忙碌的身影,一会儿在车间测量洗烘设备的各种参数,一会儿在会议室里面和团队一起“头脑风暴”论证方法的可行性,一会儿又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开始设计图纸。为了让设备技术改进推行更顺利,他连夜前往千里之外的设备供应商学习设备的构造及原理。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大家原本高涨的情绪已经被磨灭了不少,就在大家无精打采时,殷晓星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他惊喜地发现,高速流通的气体能够瞬间吹走残留水,只需要在洗烘设备中增加洗瓶“吹扫装置”就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这一灵感顿时让大家看到了成功的曙光,纷纷重拾信心投入新一轮的战斗中。

最终,经过两个多月的攻坚克难,残留水的问题迎刃而解,殷晓星悬着的那颗心也平稳落地。

通过不断学习反思,殷晓星带领团队多次对联动线设备进行技术改进,为了解决冷凝水滴入玻瓶的风险,增加“引水装置”;为了保证员工的生产安全,增加“物理隔离”手段。

“对设备进行技术改进这项工作难度其实很大,没有成功案例分享,没有改进图纸能够借鉴,全靠在平时的学习中融会贯通。”殷晓星坦言道。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用心者”在设备工程师的岗位上,还有更长的路等着殷晓星去探索、去征服。(陈宫)

责任编辑:闫梅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