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三大报精华摘要:业绩领跑引来“追涨”资金,绩优基金紧急限购

2021-07-15 08:34 中国财富网   原创

7月15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分别关注了14日国新办举行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的消息。

《中国证券报》刊文称,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将持续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修订保险资金投资金融产品的政策,将更多风险收益特征符合保险资金需求的金融产品纳入投资范围。适度放宽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的要求,丰富产业资金和科创类基金长期的资金来源。

《上海证券报》文章指出,银保监会统信部副主任刘忠瑞表示,今年以来,银行业保险业保持了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总体来看呈现四个特点:一是银行业保险业资产和主要业务稳健增长;二是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三是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控;四是银行保险机构稳健性显著增强。

《证券时报》指出,关于保险资金运用方面的情况,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张忠宁表示,对于保险行业来说,负债经营和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经营的两个轮子,其中保险资金运用这个轮子不但对于保险经营非常重要,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银保监会鼓励保险资金发挥长期、稳定和价值投资者作用。通过股票、股权、债权、基金等形式,为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提供多层次资金支持。

生态环境部:碳价主要由配额供需情况决定。针对全国碳市场的碳价如何形成这一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透露,碳价主要还是由配额供需情况决定。目前,在全国碳市场相关的制度设计中,生态环境部考虑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措施来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形成合理碳价。(中国证券报)

14582万吨!全国夏粮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全国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比2020年增加296.7万吨,增长2.1%。其中,小麦产量13434万吨,比2020年增加258.9万吨,增长2%。(上海证券报)

多领域深入推进,下半年环保治理重在提质增效。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今年以来环保治理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展望下半年,大气、水和土壤等领域污染防治行动有望实现新突破,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央环保督察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上海证券报)

银行打响基金代销争夺战,加大C类份额、调降费率。进入7月以来,公募基金市场持续升温,银行加大基金代销力度,特别是C类基金份额越来越多出现在传统银行渠道中。记者14日获悉,平安银行计划在线上全面主推C类基金份额,客户将享受0申购手续费政策;同时,针对大部分非首发、非定制A类基金份额包括定投产品,申购费将打1折。(上海证券报)

数字人民币测试提速,“硬钱包”或成下一个应用风口。如今,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范围有序扩大,应用场景日趋丰富。在数字人民币白名单用户突破1000万之后,硬件钱包的测试也在进行之中,并有望成为下一个应用风口。(上海证券报)

专项债“小洪峰”将至,资金持续发力基建。专家认为,今年三季度将迎来专项债发行“小洪峰”,但在财政部均衡发债节奏的要求下,下半年发债将更加均衡,部分专项债额度将在四季度发行。随着下半年稳增长压力增加,专项债资金投向将更加倾向于基建。(证券时报)

业绩领跑引来“追涨”资金,绩优基金紧急限购。伴随市场回暖,基金的赚钱效应增强,正吸引不少投资者追涨。为保持投资节奏,前海开源新经济、金鹰民族新兴等今年业绩领先的基金纷纷限购。(证券时报)

基金发行持续回暖,公募火力全开推新品。进入7月以来,市场活跃,基金发行持续升温。提前结束募集、比例配售等热卖信号频频出现。基金公司对下半年基金发行更是布下重兵,纷纷派出实力选手。(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维嘉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