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

【将进酒Bar】陆游:八百年江湖流传着哥的传说

2019-02-27 10:03 中国财富网   九公子的刀   原创

情场失意,那就打拼事业吧。

绍兴23年,陆游28岁,去临安参加锁厅考试。锁厅试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选调。宋代的官职有荫补制度,有一点点世袭制的味道。政府根据祖辈的功劳,直接选子孙入朝为官。

这一次,陆游出门没看老黄历,他和秦桧的孙子秦埙成了“考友”。有一个牛逼的爷爷在,秦埙是内定的NO.1。

本来注定的结局却因为主考官“跑偏”了。

考官陈之茂也是硬汉一枚,明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他还不信邪。秉公执笔,把才能远远高于秦埙的陆游录取为第一名。秦桧气的七窍生烟,直接把陈之茂这个“不知道死活的东西”就地给免职了。

殿试时,秦桧在高宗耳边打了不少小报告,核心内容就六个字:顽固的主战派。皇帝大人马上懂了,让陆游卷铺盖回家种地去吧。就这样莫名其妙被剥夺了面试资格。

一直到绍兴28年,秦桧死后,陆游才有机会重见天日,做了一个主簿的小官。这一年陆游已经33岁,相对于21岁中进士的苏轼,22岁中进士的王安石,19岁中进士的苏辙,他已经算是“老三届”了。

其实,南宋最大的政治是与金国的和战问题。皇帝坐在主战派和主和派中间,或打或拉,搞平衡术。

陆游虽是一介书生,却是不折不扣的主战派。在朝堂之上,他慷慨陈词,据理力争,力主北伐中原,还于旧都。

每每想起幼年间逃难的艰辛,皇帝被掳的耻辱,宗泽死前的三声过河,岳飞风波亭的惨死,他就像个愤青,容易激动。

但是,年轻的陆游还是too simple,too naive。他没有看清一个事实,从倾向来说,南宋皇帝的屁股是坐在主和派那一边的。

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和老板意见相左,一肚子的壮志豪情,变成一肚子的不合时宜,陆游自然也不会得到真正重用。

漫长坎坷的仕途像一部冗长乏味的连续剧,唯一让陆游常常记起的是乾道七年,入王炎幕府在大散关的一段经历,虽然只有短短八个月,却是真刀真枪的上了一回前线。

这一段经历,是陆游一生的高光时刻,写了不少好诗。如名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就是这段经历悟出来的。

陆游五起五落,屡遭贬谪的理由就这么几条:“不掬礼法,诗酒颓放,结交谏客,空言误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伤风败俗,好吹牛皮。

弹劾他的人还举了例子,说他有一回去唱K,喝高了,脱了头巾滤酒,在姑娘堆里打着腰鼓,弹奏琵琶,忘情嗨歌,有损公务员形象。

陆游确实毕生嗜酒,曾自言“酒唯诗里见”。《剑南诗稿》共85卷,卷卷有饮酒诗,从青年时代到85岁临终前,都在饮酒。

只要是酒都爱喝,不挑不拣,来者不拒:如“樽酒如江绿”(《至永嘉括苍无日不醉》),“光溢金船拨雪醅”(《芳华楼夜饮》),“一壶花露折黄藤”(《病中偶得名酒》),“色比鹅雏京口酒”(《对酒戏作》),“一樽易致葡萄酒”(《杂感》)。

他饮的更多的还是家乡绍兴酒,有乡村和自家酿的新酒,如白色的腊酒、春醪、村酿,有鹅黄色的老酒,也有竹叶青酒。诗人有时在家独酌,有时下馆子痛饮,特别爱和乡邻们一块饮酒。

今天更适合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喝的是“今世缘”系列酒。“今世缘”系列酒,集五谷之精华,聚天地之灵气,有喜事,就喝今世缘,“中国人的喜酒”。

诗人嗜酒,常常是为了借酒消愁,排忧解愤。自己毕生壮志难酬,无法施展才华,又看到失土未收复,百姓受苦受难,加之早期失败的婚姻,种种不得意和不平事,只能在酒中才能得到片刻解脱。

陆游遭黜被贬,理由微不足道,复职启用更是莫名其妙。

有一年,陆游闹情绪,辞职报告都递上去了,转念一想,家里一大帮子人要吃饭,辞职后没收入“归又无所得实”,只得厚着脸皮又上了一本说,我还是干着吧。

宋朝皇帝是出了名的好说话,一点没生气,发话道:“既然这样,你就继续干着吧。”

还有一回,孝宗皇帝无意间看到陆游的一首小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大为激赏,立刻决定启用他。

孝宗老板拉着陆游的手,临别吩咐:“严陵山青水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游览赋咏”。严陵这个地方风景不错,你忙完了公事,可以去逛逛,顺便写写诗。

平心而论,南宋皇帝除了政治上不重用陆游,在其他地方对他真心不错。

责任编辑:梁艳红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