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湖评论:春风作伴好读书,修身养性战疫情
春天真的来了。绿草茵茵,红花艳艳,阳光暖暖,春风徐徐。我们对春天的感知是最为强烈的,但疫情之下,理智告诉我们,春光虽好,健康第一。宅家抗疫,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但大好春光,不读上几本好书,岂不辜负?此刻,读书真的有一种力量,遇一本好书,如一场精神上的相逢,给我们启迪、温暖和勇气。
还记得“方舱”中那位安静看书的年轻人么?读书给了他足够的力量去战胜焦躁,每个看到他读书照片的人,也能感受到这份乐观与镇定。我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份淡定从容的“气质”,需要在平时养成。读书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还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为什么每当我们看到喧嚣的环境中,有一个孩子安静地读书,我们会为之感动?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读书之外的力量。
同样是这位“读书哥”,在隔离期满后,又主动担负起照顾同时出院而无人照顾的小“病友”的责任,从一名 “病人”变成了一名 “志愿者”。这份善良和担当,令我们敬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的品质从何而来?与他爱读书有着必然的联系。通过书籍与先哲对话,而先哲们则毫不吝惜地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涂抹上丰富的底色,有些色素已经如基因般沉淀,成为我们性格中重要的要素。善良、乐观、自信、勇敢......所有这些好的品质,我们在抗疫一线、抗疫后方清晰看到,这正是我们战疫必胜的信心之源。
读书,对于很多工作忙碌的人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疫情之下,我们宅在家里,读一本好书也就顺理成章。当部分人还在考虑,要不要读书的时候,有些人正在拼尽全力来读书。贵州省凤冈县鱼泉村网络信号不稳定,传统的广播喇叭便成为了老师授业解惑的“大讲台”,当学生们不整齐的读书声随着喇叭从村里每一个角落响起。我们想到了什么?是美好,更是希望。当我们在抱怨当下,很多人却在努力地创造未来。读书的意义,不仅仅是读书本身,而是通过读书,得以极目人生的无限风光。
读书不仅关乎个人修身养性,更关系一个国民素质和竞争力。知识储备决定一个人的最终高度,也将决定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的终极价值。我们国家自古就崇尚读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书籍用看不见的手”悄然推动着历史巨轮滚滚向前。而此刻,我们正在勠力同心,全民战疫。现在所有的努力和付出,亦是在书写历史。感恩那些仍旧在抗疫一线努力拼搏的人,是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们能安心宅家。此刻,以书为伴,舒缓的是自己的心态,营造的是温暖有力的精神家园。
阳光洒向窗台,春风吹拂面颊,宅家的日子,就和着这春光,读几本好书,也读一读书外的世界。读出乐观、善良和希望,读出团结、互助和美好。这样,即便来了雷雨,也能坦然面对。战疫进入下半场,宅家的人儿,让书充实心灵,心里充满力量,才能看得清方向,坚信胜利必然早日到来!
这个春天,我们准备了一份书单以飨读者。
《中国抗疫简史》
书梳理了从先秦到清末的防疫抗疫的历史、经验和思想观念,总结了同舟共济、坚韧顽强的民族精神。
三千年的抗疫史说明,中国是一个勇于并善于抗击疫病的国度,有着战胜各种传染病的传统。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只要我们发挥出智慧和潜能,灾难面前临危不惧,弘扬中华民族在抗击疫病中形成的顽强民族精神,我们一定会战胜各种各样的疫病,我们的民族将会不断繁衍生息,发展壮大。
《注音详解古文观止》
《注音详解古文观止》是在保留清吴楚材、吴调侯二人选编的《古文观止》原有评注的基础上,为全部文章标注拼音,在前人训释的基础上,博采名家旧注,对疑难字词详加注解。
旨在疏通文意,方便诵读,解决中小学生感觉古文艰深晦涩、难读难懂的问题,试图提供一个力求审音精准且释义确当、让小学生能读、初中生能懂、高中生能用的读本。
读者对象为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学生及古文爱好者。
《注音全译四书》
四书五经,是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西汉之后学五经,南宋之后学四书。南宋时,作为儒学集大成者的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在一起进行注解,称其为四书。四书成为自南宋至清末八九百年来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
《大学》的作者据传为曾子及其弟子。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共同师从孔子。《大学》提出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另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这三纲领和八条目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伦理道德。
《中庸》的作者据传为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子思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师从曾子。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子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子,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中庸》是一部关于儒家人性修养的重要论著。
《论语》的作者据传为孔子的弟子们,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孟子》的作者据传为孟子及其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言行。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一书不仅是重要的儒家经典,也是极富特色的古代散文专集,对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的古文写作有很大的影响。
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书距今久远,已历两千多年,其中言语及用字用词多不同于今时今日,其中生僻字、多音字、多义字繁多,古人之修辞方式、语言习惯、语法结构也与今世不同,为方便广大读者诵读经典、了解经典,我社特邀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窦秀艳老师为其注音,外研社王晓玮老师为其译文。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中节选的《论语》选段和《孟子》选段,以及中考和高考中常用的选段,多达几十处甚至上百处;取自于这四部经典中的名句和成语也是数量庞大;古人更是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四书中诸多名句及其思想,已经融入中国人的思维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习惯。
《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第8版)》
本书1937年出版,是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导凯特·L·杜拉宾对学*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格式规范多年的研究经验的总结。70多年来,该书经过数次比较大的增补修订,已成为全美论文写作指导书中的经典,是全美乃至全球学生和研究者写作各类论文的入门指导书和参考书。杜拉宾体例,已成为全球社科类论文和研究著作标准的论文写作体例之一。
全书分三部分。部分涵盖了研究和写作的过程,对如何提出研究问题,深入挖掘问题,如何寻找文献、规划论证、设计初稿、拟论文,如何用表格、图形呈现论据,如何修订稿等都给出了比较详细的建议。二部分对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引文格式作者-年格式、注释-参考文献格式,以及引证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都给予了全面系统的讲解,并提供了大量经典用例。三部分阐述了芝加哥格式的编辑体例,对论文写作中常见的体例问题,如拼写、复数、所有格、标点符号、引文、图表、引注、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提供了丰富的例证。
该书对撰写任何级别的学*论文、学*专著都是很好的参考,对于学者按照国际规范总结研究成果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也有的指导意义。迄今为止,该书已超过900万册。
《权力精英》
本书于1956年出版,是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的代表作之一。米尔斯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文献及事实材料对当时美国社会的权力结构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分析,指出当时美国社会结构特别是权力结构的特征和实质,即美国当时是由军事、企业富豪和政治董事构成的权力精英阶层进行统治的大众社会,而非自由民主的国度。该书出版后震惊了整个美国,引起了极大的争论。
《权力精英》是当时社会的产物,但如其他经典著作一样具有持久影响力,这本书仍按照原版出版了60年就是一个明证。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社会权力结构研究的理论框架来面对如今我们生活的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启发我们思考自己所处的社会制度、社会权力结构和社会形态,权力在社会中是如何分配和运作的,以及精英、权力和民主的关系等,值得每一代人仔细阅读。同时,对于我们思考当前中国社会权力结构的构成与演化也有的启发。作者简介
《影视表演语言技巧(修订版)》
《影视表演语言技巧(修订版)》从影视表演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演员如何进行基本功训练,如何克服语言气息、吐字上的毛病,进而掌握用语言塑造人物的一整套技巧。适用于大专院校及培训班等各种层次的教学,具有伸缩性及实用性,也为广大业余爱好者所喜爱。其最大特点是知识性与趣味性合一,理论性与可操作性兼容,语言风趣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