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见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首席信息师朱卫列:中国企业应做工业互联网引领者

2018-08-23 09:25  经济参考报   张汉青

我国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优势突出

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华能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从去年开始,华能的工业互联网团队开始将一些水电厂、风电厂实时数据接入集团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结合发电企业设备机理模型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发电厂节能降耗、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等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同时,在实践中他们还摸索出了一套对于工业互联网的理论思考:未来的工业互联网必须具备互联和智能两大属性。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将为数据的传输、汇聚奠定基础。同时,基于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也是工业互联网体系构建的基础。而人工智能将会助力数据的分析、挖掘,从而服务企业决策。

针对我国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建设,华能团队提出未来网络架构将是分布式的“星云架构”,这一观点获得了业内越来越多的认可。端节点、节点很像宇宙中恒星与行星的关系,应用把节点与端节点联系在一起;高层次应用相当于行星之间的关系,从而共同组成星云的形态。任何端节点可以是数据原点,可以是设备,甚至是企业。节点既是数据计算节点,也是新数据原点;每个应用既可采集端节点数据又可采集节点数据,应用的计算也可分布在各个节点上。“工业互联网更强调人、机、物的全面连接。星云架构也可以看作多平台、多云之间的互联形式,要通过企业、行业、设备间的数据流通,实现价值资源的交换。”朱卫列说。

朱卫列表示,让数据流动起来,数据流拓展到数据链的过程,就是数据价值化、商业化的过程。华能率先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其中特别强调自主创新,应用产品的核心技术做到了100%自主可控的国内技术。当然,创新是没有止境的。

那么,我国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方面有哪些优势?朱卫列说,其一,是来自于党和政府对工业互联网的高度重视,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其二,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若能够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到这些传统制造业中去,将会看到一片蓝海。其三,数据与技术优势。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必然也是数据大国,必然有着全球最大的数据资产,我们致力于中国的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就应该利用好这一资源优势。

当然,我们还有集中优势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互联网之路。

责任编辑:吴芃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