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待检验
分析人士指出,过去金融机构主要赚牌照的钱,未来更多地要赚能力的钱。各种能力的基础是金融科技。这个能力将是券商们新的“护城河”。市场普遍关注传统金融机构如何运用金融科技扩张业务的成效。
目前来看,金融科技已经渗透到券商业务的方方面面,无论是针对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大部分都有了一整套的技术产品进行支持,同时出现了一些同质化的现象。因此,如何依托自身的传统优势,以及结合金融科技的个性化服务,是在这场新的竞争中实现突围的关键。
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锋指出,智能投顾产品趋于同质化,获取C端客户的难度较大。标准化、自动化投资产品的目标客户是长尾用户,资产管理规模有限,且通常采用低价策略,客户价值较低。
平安证券早在2014年底就开始布局智能投顾领域研究,组建了多达30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其中有近50人的大数据团队。除此以外,还有近40人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近50人的产品投顾团队。因此,平安证券在科技研发、大数据分析、策略研发、产品评价、用户体验等领域都有专家把关。
平安证券表示,为了不断提高客户在股票交易中的满意度,进一步优化核心功能,平安证券先后已投入数亿元资金进行系统改造。在NPS指标检验指引下,平安证券陆续推出了“小安智投、线上投顾、科学投顾”的多层级投顾服务体系,及“财富赢家”、“炒股圈子”等诸多特色功能,力求以专业的服务让用户投资更舒心、更便捷。
长城证券则试图打造“社交+智能”服务终端。长城证券认为,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使得行情、交易、资讯等传统的产品功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首先要了解客户。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多维度地给客户“打标签”,大数据技术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
国信证券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国信证券有较完备的科技发展体系,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遵循统一的系统建设策略和原则。他说:“对于业务标准化程度高、通用性强、与构建差异化业务竞争力相关度较低的应用场景,通常会选择采购套装软件或者项目外包的形式;对于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业务、业务标准化程度低、市场上缺乏成熟产品的应用场景,则选择自主研发或深度定制化开发的模式。”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券商们正在通过金融科技进行转型,但相关产品趋于同质化的事实也要求券商们“另辟蹊径”,获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不过,当前仍是传统券商试水金融科技的初期,转型成效以及能否真正建立新的“护城河”,仍待市场检验。
在国信证券相关负责人看来,金融科技在证券业应用前景广阔,以金融科技驱动证券业发展已经是行业共识,金融科技的应用能力将成为证券经营机构的核心竞争能力。通过金融科技推动证券经营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对外全面提升证券经营机构的个性化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对内提高内部运营管理水平,最终形成智能化、一体化的证券业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