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个十年的故事。
2018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年满九周岁,按中国人的习俗,这也是虚岁整十岁。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在深交所敲响上市钟,刚成立一周的创业板迎来首批挂牌企业。鲜有人知的是,这一声钟响,也筹备了整整十年。
孕育十年,成长十年。创业板从萌动到壮大,不仅承载了中国金融界、科技界、企业界的殷切期盼,也成为造富神话、商业风口的策源地。
“如果你爱他,送他去创业板,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去创业板,那里是地狱。”这是十年来资本大佬们看似最不正经的真心话。
图片来自网络
生于“后门”的创业板
最新数据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已经从9年前的28家增至734家,总市值接近4万亿元。没有人相信,这块大金砖当年是以“走后门”的方式走上孕育之路的。
“有没有创业板之父的说法呢?我的回答是,创业板之父没有,但是创业板之母是有的。至于是谁,我的回答就是,如果有就是邓楠(时任中国科技部副部长)。” 著名学者、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回忆时说道,1998年8月,邓楠到香港再次考察创业板,回来后她提出,中国科技企业要依靠资本市场支持,于是委托社科院金融所研究一个方案。
作为深度参与创业板设计的学者李扬回忆这段历史时也提到,尽管创业板的出现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一大进展,但对其的研究却是在“走后门”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李扬回忆,他最初是1997年末才知道,创业板这件事要想被中央认识,还要走后门,还要凑时机。“邓楠同志说在一次宴会上找到总理,说了这事,总理点了头,于是我们开始这个课题研究。”
时代浪潮总是在某些时刻加速推动历史车轮的前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设置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
从1998年到2003年间,相关部门压力逐步增大,一方面有很多企业去香港交易所上市;另一方面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也就此事大力呼吁。此时,证监会开始成立创业板的组织体系,随后科技部跟相关部门成立了双高论证小组。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适时“设立高新技术企业板块”。2000年,国务院决定设立创业板,并同意由深交所承担创业板市场筹备任务。
“中国正式研究创业板是在2007年,我当时是在社科院财贸所。”作为一个研究者,李扬为之努力了十几年。在各方的努力下,这个靠“走后门”孕育起来的金宝宝要诞生了,并将搅动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池春水。
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正式亮相,在深圳举办启动仪式。
一周后,即2009年10月30日,网宿科技、华测检测、机器人、爱尔眼科等28家公司正式登陆创业板,成为创业板第一批挂牌企业。
大幕正式拉开。
“神创板”不缺神话
造富神话也好,科技泡沫也好,创业板从来不缺传说。多少游资在这里书写神话,又多少大佬在这里泪洒牛熊。从暴风科技到乐视网,这里有故事,也有事故,这里没有“不可能”,这里是“神创板”。
中国股市历来有“炒新”传统,这次不是一只股票,而是一整个新板在眼前,整个资本市场弥漫着压抑不住的狂欢,各路资本早已集齐,虎视眈眈,像被拦在鱼市门口的饿猫。
图片来自全景网
当时媒体报道,在A股市场一向以“稳健”著称的社保基金携逾50亿资金闯进创业板打新队伍。其中,华谊兄弟吸引资金最多,达28.52亿,并有14个社保账户参与申购。
严防死守!对于市场的躁动,监管部门早有预见。
深圳证券交易所当时不仅对创业板股票上市首日防爆炒制定了特殊安排,更于9月下旬发布《关于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首日交易监控和风险控制的通知》,再度亮出一道“利器”,严控异动交易。
在技术方面,深交所也是煞费苦心,设立了“个股断流器”,随时出击创业板爆炒。深交所规定,当股票上市首日盘中成交价格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20%时,深交所可对其实施临时停牌30分钟;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50%时,实施临时停牌30分钟;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80%时,实施临时停牌至收市前三分钟。
理智往往难以浇灭已经熊熊燃烧的热火。开市钟一响,28家公司指数一路涨涨涨,失控的涨势让“被炒”的各家股东都慌了,纷纷盘中就呼吁“要理智”。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在媒体上发声称,创业板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家都在追捧,但确实“涨得高了一些”,希望投资者回归理性,希望爱尔眼科股价能够随基本面的成长而稳定成长。
当天,爱尔眼科开盘价48.86元,盘中最高价72元,以51.90元收盘,涨幅达85.36%。
往后的九年多,创业板上这样的“大时刻”并不少见,每一名创业板的新股民心中都有他们独家的“big day”。
2013年1月到2015年6月间,创业板指数一路上涨,甚至一度上涨至4037.96,创下迄今为止的最高点,在两年半时间里,创业板指数上涨4倍多,并有不在少数的股民鼓吹指数要超过主板。与此同时,质疑创业板“泡沫”的声音也在不断扩大。此后,一轮断崖式的下跌,许多一度达到千亿市值的公司几乎腰斩。
尽管成立时间不长,创业板上的企业可谓经历了沧海桑田。这里出现过令人难忘的10倍以上的涨幅,也大都经历了50%以上的跌幅。但总体来看,资产规模快速扩大和呈现上涨趋势依旧是主要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创业板股票中有495只股票呈现上涨,占创业板股票总数量的67.44%。具体来看,在上涨的495只创业板股票中,期间累计涨幅超过100%的有193只,占创业板股票总数量的比例约为26.29%。其中,有14只个股的累计涨幅超过5倍,康泰生物更累计涨幅超过10倍,以1055.4%的涨幅成为创业板的超级牛股。与此同时,创业板还出现3家千亿市值的公司,分别是宁德时代、温氏股份和迈瑞医疗。
创新试验田的再出发
创业板的诞生壮大不仅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试验田,其发展史更折射了中国经济动能转换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九年间,监管层在多个场合提到深化创业板改革。回顾创业板9年的发展史,也是资本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的探索史。
相关报道显示,设立之初,创业板就制定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通过提高个人投资者交易经验年限,有效甄别具有风险投资能力的投资者,增强投资者的市场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
2012年,创业板进一步优化退市制度,通过加大退市风险,强化板块风险控制机制。2014年,创业板再融资制度正式落地,“小额快速”定向增发机制大幅缩短了行政审批时限,适应创业板公司“小步、快跑”的融资特征。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明确,支持尚未盈利的创新型企业上市,允许科技企业实行“同股不同权”治理结构。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创业板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监管,防控风险,提升服务,助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任务。
步入第十年,无论是成绩还是不足,创业板都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未来,如何平衡年轻但成长迅速的利弊,持续探索资本创新并为中国新兴实体提供支撑,将是创业板在新时期所要面临的任务。
新十年,新的故事在续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