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

从“输血”到“造血” 京东电商扶贫新模式助力品牌化

2018-10-18 10:43  新华社客户端

10月17日,“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在北京启动,京东作为独家冠名商积极投身到此次扶贫项目中,成为其履行企业责任意识的又一次实际行动。截至目前,京东生鲜已开设佳县、江城、昭觉、正安、阜平、云阳6个中国特产·星光行动明星扶贫馆,帮助这些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打通产销通路、获得市场认可。

然而,京东在扶贫领域做了的和能做的,远不止于此。通过不断探索,京东版扶贫策略迈入以品牌化为核心的新时代。

产销通路+扶贫馆模式“育品牌”

在到场明星和观众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特产·星光行动明星扶贫馆在京东上线,来自贫困县的特产将在京东平台获得推介,从而使明星的扶贫推广效果得以落地。

与传统公益活动有所不同,“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不仅为贫困地区带去了救助和物资,更是有意利用明星自带的“光芒”和流量,通过为农产品代言、宣传当地特色旅游项目等方式,助力贫困地区走出一条独居特色的脱贫之路,“明星+电影+电商”模式更可谓是电商扶贫探索的一大创举。

京东成为中国特产·星光行动明星扶贫馆的载体绝非偶然。自2012年京东就开始运营扶贫特产馆,如今,整个体系已取得明显收效。目前中国特产业务产地覆盖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域,开馆超过1000家,其中扶贫馆超过180家。

借助京东的平台和品牌化包装,这些农产品更具吸引力。

京东生鲜着力打造的精准扶贫项目“跑步鸡”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京东集团与河北省武邑县政府、农村合作社、贫困农户合作,以农村合作社为养殖主体养殖“跑步鸡”,当散养鸡的步数累计达到100万步、生长周期达到160天以后,京东就以市场价格的三倍回购,回收后的“跑步鸡”在京东生鲜的平台上销售。

“通过产品创新,我们发现了新的市场需求,同时京东以规范化的方式去牵头整个产业发展,最终让贫困农户受益。”京东商城生鲜事业部总裁叶威做客“星光分享会”时表示,这是京东在产业扶贫方面做的一次小小尝试,却也是值得复制的新型扶贫模式。

此外,叶威认为,为贫困地区打通产销通路也是基础设施扶贫的一大抓手。

2018年9月,京东正式将“农产品滞销帮助中心”升级为“京东农产品产销对接中心”,旨在带动各地滞销农产品销售,化存量为增量,减少农民损失,曾有效帮助湖北枣阳大桃、云南丽江大蒜、贵州威宁马铃薯摆脱销售困境。

今年4月,云南丽江宁蒗县、永胜县紫皮大蒜曾遭遇销售困境,由2017年每公斤5元狂跌到每公斤0.7元。京东生鲜第一时间组成精干团队,赴当地组织收储和物流配送工作,云南泸沽湖特产馆在24小时上线京东生鲜。在当地政府和京东物流的支持下,共采、销新鲜大蒜近150吨,连同当地商会预订1000吨。

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助产业“自主造血”

在叶威看来,扶贫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他说,扶贫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创新模式,这就要求我们不只是为贫困地区、贫困人群捐财捐物,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农产品提供稳定、可靠、优质的销售出口,甚至是将成熟的扶贫理念和致富思路留在当地,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本质性变化,从而达到增收、脱贫甚至致富的最终愿景。

正因如此,京东正努力帮助贫困地区产业做好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促其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即帮助其是实现产业化。包括培养当地的电商人才、做好农村金融服务等等,最终助力贫困地区产业打造产业生态链条,让其拥有自己的“造血功能”。

“当然,这需要从农户、到行业协会、再到地方政府的多方位支持和努力。”叶威提醒道。

针对贫困地区产业品牌化意识不足的情况,京东发挥电商销售渠道优势,重点培育了一批管理先进、标准严格、成长性强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把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带到农民手中,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引领产业升级。先后推动苍溪红心猕猴桃、石城莲子、饶河蜂蜜等几十个贫困县的数百个农产品向规模化、品质化和品牌化发展。

科技驱动电商助力产业“再升级”

“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科技的力量往往能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包括大数据应用、食品安全溯源、质量管理体系、无人技术等一系列科技产品均已应用至扶贫领域,效果显著。”在叶威看来,这些科技都能帮助贫困地区生产者深入洞察市场需求,且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

基于京东云技术与扶贫项目的结合,京东为地方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和电商运营中心,以云计算和大数据支持特色产业和区域品牌打造;京东还依据自有的大数据平台和个性推荐算法,实现扶贫产品“千人千面”推荐机制,提高扶贫产品的转化率和重复购买率。

鉴于与农产品的密切关系,京东生鲜自然成为了京东扶贫战略的主力军。相信随着“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的持续开展,京东将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郭俊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