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倒闭、又来一个倒闭,退出、退出、再退出,在ofo、摩拜以及哈罗单车背后互联网巨头的干预下,共享单车这个行业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好似经历了一个传统行业十年该经历的过程,镁光灯与质疑声排山倒海,时至今日,任何一个行业新动态,都会强烈搅动市场神经。
近期,有消息称,ofo 继撤出澳洲市场后,准备再从德国市场撤出,对此,ofo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并不清楚,需要核实”。
伴随撤退的传闻,还有不少共享单车倒闭、破产的消息。近期,小鸣单车被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破产,而中国香港首家共享单车公司Gobee.bike(被称为“小绿车”)宣布将结束在中国香港的业务,用户8月10日前可申请退押金。
共享单车在行业巨变下,到底还能走多久?
ofo出海失败?
曾经豪情万丈,如今黯然退场,是行业变得太快,还是自己脚步迈得太大?这或许是目前仍处于共享单车行业内的人士普遍在思考的问题。
2016年年底,ofo和摩拜几乎同时开始了出海计划,各自都以进入全球200座城市为目标。摩拜方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摩拜已经进入了18个海外国家,200多个城市,“目前并无海外市场撤退计划。”
不过,ofo方面却开始“绷不住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进军海外市场的情况不但不如预期中乐观,反而走上了不断撤退的路线。
2018年7月10日,ofo向澳洲各大媒体宣布:根据公司“战略性决定”,将在未来60天内逐步结束在澳大利亚的运营,最终撤出澳洲市场。至于是否有更具体的原因,ofo也一直未对外界做出回应。
撤出仍在持续,ofo继续收缩海外市场半径。7月17日,有消息称,ofo将在未来几周内退出德国市场,不过ofo相关人士称,还需要核实。
在接连撤退的传闻出来之前,7月6日,ofo小黄车表示,公司海外市场已经完成开拓业务阶段。借助第一年全球运营的经验和数据,ofo将开启海外第二战略阶段,深耕重点市场。
据悉,在新战略阶段,ofo创始人兼CEO戴威将直接负责海外业务。其表示,将筛选重点市场精细化管理运营,实现海外运营的商业价值。
对于ofo退出多个国家的消息,戴威却称,“过去的一年,中国的共享单车驶入了海外的主要国家和城市,海外市场在高速增长。”
按照ofo小黄车表述,2017年3月份,ofo在新加坡启动试运营,正式向海外输出无桩共享单车。目前在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市场具备一定规模。
从上述官方宣传资料可以看出,ofo只提到了三个国家,德国、澳大利亚市场已经不再提及,这是否也是从侧面佐证了上述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