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

今世缘董事长周素明谈品牌与创新

2018-08-22 16:29 民族品牌工程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日前再添强将。在江苏家喻户晓的酒企今世缘成为继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后又一个入选品牌工程的上市酒企。今世缘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周素明表示,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将为今世缘塑造更具内涵、更具魅力的“缘”文化品牌赋予新的动能,也必将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据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于2017年6月启动,是服务品牌强国战略的实际行动,旨在整合新华社丰富的媒体资源,强大的传播能力以及专业的智库力量,为我国优秀民族品牌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供有效的推广渠道,为唱响中国品牌加油助力,为我国民族品牌进一步走向世界铺路架桥。

2018年经营目标将提前达成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新兴中产阶级的崛起等因素推动了白酒消费升级,靠婚庆用酒起家的今世缘更如是。经过十四年的发展,今世缘的综合经济效益已连续多年处于白酒类上市公司前十位。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2亿元,同比增长30.81%,净利润同比增长31.56%,报告期内实现8.56亿元。

周素明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主要受中高端产品的销售增长的拉动。需指出的是,按照公司此前提出的营业收入35亿元、净利润 10 亿元的2018年经营目标,超额完成2018年既定任务已是板上钉钉。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在今世缘董事长周素明眼中,受益于消费升级和行业龙头为代表的高端白酒价格拉升,次高端价格带在今后一段时间将成为新时期新的机遇,中高端酒将迎来较好发展。但随着一线名酒渠道下沉,区域省级龙头品牌致力泛全国化,白酒行业竞争将更加白热化,酒企增长的个体差异将越来越明显。

他指出,白酒消费已经逐渐回归理性,从业者之间的竞争正在向更专业化、细分化发展。从市场来看,白酒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现象显著,需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由于行业持续深度分化,不同企业间发展不均衡,酒企之间形成挤压式竞争,个体表现差异扩大的趋势已经显露无疑。

“消费升级并非简单的价格升级。中央提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各大白酒企业纷纷用改革的办法推进改革转型。白酒的消费升级也并不是消费者需要喝更贵的酒,而是不同群体可以接受的心理区间选择性价最优的产品。”周素明表示。

周素明认为,对今世缘来说,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核心的还是营销体系的升级,包括“面子”、“里子”、“骨子”的升级。其中,面子代表品牌,里子代表品质、骨子则代表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的可持续发展厂商命运共同体。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周素明深知,练内功,发外功,改革才是基本功。他指出,要将今世缘“十三五”中后期战略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到2020年实现销售翻一番的战略目标,关键是深化改革。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今世缘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机制保障,依然是我们站得稳、走得好、行得远的利器。

改革创新助公司华丽转身

2005年开始,今世缘开始由手工生产向半机械化生产转变,四年后,生产线开始由半机械化生产向机械化升级;2015年,今世缘智能化酿造车间落地……周素明认为,创新是品牌不断深入、持续推进的动态调整过程,更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开放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必须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全链条的创新。

今世缘的前身是江苏四大名酒“三沟一河”中的高沟酒,20世纪末,中国白酒市场风云变化,川酒东进,鲁酒南下,皖酒崛起,洋酒入关,整个苏酒处于低谷。当时的高沟酒厂资不抵债、濒临倒闭。可以说,今世缘品牌的成立拯救了企业。

“创业维艰这四个字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切身感受到,我2001年来到今世缘时,公司刚刚驶离破产的悬崖。”周素明介绍,从2004年到2015年,公司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提升传统生产工艺,完成了从半机械化向机械化、机械化向智能化的飞跃,建成智能白酒酿造车间,不仅为传统白酒行业转型升级树立了标杆,而且成为全国食品行业“两化融合”的标杆。

周素明将今世缘这十几年来的发展的四个阶段以“小步快跑”、“弯道超车”、“华丽转身”、“转型发展”四个关键词概括:“创业征程中,我们把创新融入血脉,树立创新的理念、营造创新的氛围、提供创新的资源,注重创新成果的运用,持续着品牌、营销、科技、管理等全方位创新,使今世缘迅速发展壮大。”

比如在人才引进方面,周素明举例道,以激活人力资源为目标,改革并创新用工分配制度,深化“高精尖人才重点引进、后备人才校企协作培养、复合人才内部轮岗历练”的人员配置体系,特殊人才实施特殊薪酬政策,通过“一事一议、上不封顶”的协商,强化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确保员工薪酬在外部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力。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周素明表示,要高质量发展,今世缘就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使创新成为今世缘发展的永动轮。未来,今世缘将继续坚持从顾客和消费者需求出发,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手段,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完善企业经营模式和业态,促进供需更高水平的平衡,努力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添彩。

责任编辑:郭俊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