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首例强制复牌“打趴”银亿股份 地方政府关注风险

2018-11-21 10:36  证券时报   李小平 康殷

“史上最严停复牌新规”发布后,已停牌89天的银亿股份成为首家新规出台后被强制复牌的上市公司。

今年8月,银亿股份在大股东面临平仓风险时,适时停牌启动重组。3个月停牌期,银亿股份为何对监管函置之不理?又为何迟迟不愿复牌?大股东的平仓风险化解了吗?如此种种,令市场颇为关注。11月20日,银亿股份向证券时报记者给出了回复。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两市仍有38家公司停牌,停牌率为1.07%,已接近国际水平。相比11月初的逾60家停牌,停牌数量已大幅减少。

问询回复姗姗来迟

深交所的一纸强制执行通知,让银亿股份的重组重回聚光灯下。

银亿股份的重组之所以备受关注,源于公司启动重组的停牌时点选择。今年8月21日,银亿股份的股价闪崩;8月22日,公司股价继续一字跌停。连续两天的跌停,银亿股份的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的部分质押股票出现平仓风险。银亿股份随即于8月23日申请停牌,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事项。

8月28日,银亿股份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作价15.83亿元,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五洲亿泰以及银亿控股持有的宁波艾礼富100%的股权,同时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对手中的五洲亿泰,其执行事务合伙人宁波东方丰豪为公司控股股东银亿控股的全资子公司,该发行股份购买事项构成关联交易。而此次交易标的净资产为15.26亿元,其中商誉金额高达9.98亿元,占交易标的净资产的65.38%。

9月4日,深交所发出问询函,要求银亿股份在9月7日前披露交易标的大额商誉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合理性。此外,还要求银亿股份就交易方案、交易标的、预评估和交易影响等方面做出说明。

在未得到银亿股份回复后,9月13日,深交所再向银亿股份发出关注函,深交所要求银亿股份于9月17日前答复重组问询函并申请股票复牌。如无法在上述期间内答复问询,则需要在9月17日前披露重组事项进展情况,充分提示风险并申请公司股票复牌。

然而,银亿股份不仅没有就交易所的问询进行答复,也并未按要求申请复牌。对深交所问询及复牌催促置之不理的银亿股份,于10月17日再次收到交易所的监管函。11月20日,银亿股份终于披露了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不过,却对复牌只字未提。

为何问询函的回复姗姗来迟,银亿股份11月20日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称,就此次重组而言,由于标的公司的前身,涉及海外资产收购,从而导致了重组过程中的尽职调查、中介审核等工作比较耗时。所以,直到现在才披露问询函的回复。

责任编辑:吴芃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