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三维度剖析“5·19行情” 历史会否重演

2019-05-20 08:16 证券时报   范璐媛

1999年5月19日,上证指数触底反弹,收盘暴涨4.64%,一扫前期市场低迷情绪,在随后31个交易日内的一路飙升66%,拉开了A股上世纪末最后一轮牛市的序幕,“5·19行情“随即成为一代股民深刻的记忆。2019年初,上证指数相似行情再现,指数急速拉升超30%,市场情绪高涨。回望过去,A股市场较二十年前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当前的市场点位上,仍可以看到二十年前那波行情的影子。

当前行情类似于“5·19行情”第二阶段

广义来看,1999年的“5·19”行情开启的牛市共持续两年,按照市场指数的走势特征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99年5月19日至1999年6月30日:“5·19行情”爆发阶段。这一阶段,政策利好不断释放,1999年5月16日国务院批复了证监会提交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六点意见》,传达了最高层对股市发展和改革的肯定,被认为是“5·19”行情开启的导火索。这一时期,上证指数在短短31个交易日内由1058点起步一路飙涨至1756点,最大涨幅高达66%。

第二阶段从1999年7月1日至1999年9月10日:指数震荡调整期。随着1999年 7月1日《证券法》的颁布,市场逐渐恢复冷静,上证指数进入了长达两个多月的震荡盘整期,期间指数累计下跌1.75%。

第三阶段从1999年9月11日至1999年12月27日:指数回调期。盘整期后,由于缺乏进一步利好的刺激,指数开始下跌回调,三个月内的最大跌幅超过20%,周期股回调幅度相对较大。

第四阶段从1999年12月28日至2001年6月14日:指数二次上升期。纳斯达克指数的一路疯涨点燃了A股市场的投资情绪,2000年后,A股再次走出了一年半的牛市行情,上证指数累计上涨63.7%,科技股领涨两市,题材、概念股不断受捧,十余只个股股价翻了两番。

若以行情阶段类比,2019年4月上证指数已走完了“5·19行情”的第一个阶段。今年年初,上证指数探底回升,走出一波急速上涨行情,及至4月8日指数运行至阶段性高点年内最大涨幅达34.72%,随后进入盘整回调期。当前,上证指数较4月8日的阶段性高点回撤幅度为12.35%,进入了行情的第二和第三阶段。仅就第一阶段的行情来看,时隔二十年的两轮拉升背后的市场和基本面数据存在不少相似特征。

两轮行情均现估值探底成交放量

从行情开启的背景来看,两轮牛市开启前市场均已经过了充分的调整,投资情绪普遍悲观,指数点位和市盈率水平均运行至近两年内的低点,市场已具备反弹的基础。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5·19”行情启动前,A股距离上轮牛市顶点已过去两年,期间指数累计下调了27.76%,指数连续在年线之下运行了110个交易日。

2019行情启动前市场调整得更为彻底。行情启动时上证指数距离上轮牛市顶点已过去三年半,点位距离牛市最高点时已腰斩,同时指数已连续在年线下运行了近200天。仅从调整程度来看,当前行情下市场具有更大的反弹潜力。

从成交量来看,两轮行情启动后上证指数成交量均迅速放大。“5·19”行情第一阶段的31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的日均成交量较行情启动前半年增长了411%,今年年初的行情中,上涨指数的日均成交量较行情启动前半年增长了116%。

将时间线拉长,“5·19”行情中市场成交量在长达两年的牛市中呈现出了阶段性特点。在行情启动的第一阶段,市场成交量急速放大,1999年6月25日,即第一轮行情结束前一周,上证A股周成交量达到了30.56亿股的阶段性顶峰。而在行情第四阶段指数二次上攻时,市场成交情绪已明显减弱,周成交量徘徊在10亿股以内。

今年年初开启的行情虽然也伴随着成交量的急速放大,周成交量在3月初即达顶峰,与“5·19”行情相比,成交量明显先于指数提前回落。

板块走势上,信息技术行业在两轮行情中均有不俗的表现。从当时的行业分类来看,金融服务、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业位列行业涨幅的前三名,31个交易日内涨幅均超过70%。而当时,金融服务行业仅有4只个股,大型国有银行均未上市,信息技术行业成为了那轮行情下最大的赢家。信息技术个股的崛起与美国的“互联网牛市”有关,互联网泡沫的出现打开了科技股“未来想象”的空间。但这一时期大部分被拉升的股票都缺乏基本面支撑,淹没在历史的尘埃。

2019年初的行情中,计算机行业的涨幅同样排在行业涨幅的前三位。与二十年前不同的是,今年的行情中受相关产业链涨价的影响,农林牧渔行业涨幅排名第一,领涨两市。


责任编辑:谢玥
0
分享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