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Bar

【将进酒Bar】诸葛亮:一个董秘的自我修养

2021-06-17 15:46 中国财富网   九公子的浪   原创

图片

公元221年,刘备集团在成都敲钟上市,证券代码为“蜀汉”。

那一年,诸葛亮荣升董秘。

独董易当,董秘难混。

图片

(来源:摄图网)

诸葛亮的难处真是一言难尽:时常澄清,消除刘备的戒备心,发誓“曹丕真的没来挖我”;时常回应媒体的八卦问题“你哭周瑜是真哭还是假哭?”;最烦人的,还要接听无脑散户的热线电话“什么时候开拓北方市场?我们是买还是抛?”

日积跬步,久久为功。诸葛亮走的每一步,都在践行一个金牌董秘的自我修养。

诸葛亮这个董秘,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过来的。

当时,人到中年的刘备,挂着汉室宗亲的“人设”,二十多年来东奔西走,创业屡屡受挫。

在招聘高端人才诸葛亮时,他诚恳地向这位学霸请教:

我是摊贩卖鞋出身,自不量力,想要创业上市。只是自己才疏学浅,屡遭失败,至今一无所成。然而我的志向并未就此减退,还想干番事业,希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27岁的诸葛亮被刘备的理想所打动,愿意出山辅佐,还为其制订一整套IPO战略,主要分为五步:

一、占据道义高地。利用刘备“帝室之胄”的身份,在政治上树立“兴复汉室”的正统旗帜;

二、重点布局荆、益二州。垄断荆、益二州的市场;

三、对内加强公司治理,对外与孙权集团战略合作,共同抵制曹操集团的商业侵蚀。

四、宜参则参,宜控则控。对西南的附属集团要做好帮扶和资源输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五、积蓄资本,而后上市再融资,最后一举收购,兼并天下。

这就是《隆中对》。

《隆中对》无疑是诸葛亮给刘备打的鸡血。

图片

(古隆中 来源:摄图网)

那么多年过去,刘备每每想到《隆中对》,就仿佛看到诸葛亮朝自己竖起食指,“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

蜀汉集团上市三年,刘备就撒手人寰。

董秘还是那个董秘,董事会领导班子却不是那套班子了。

《隆中对》中的北伐战略已经全乱套了。

图片

(无锡三国城 来源:摄图网)

当年诸葛亮为刘备安排得明明白白,如今拓宽北方市场沦为空谈。

以前诸葛亮同刘备汇报酒桌上都可以,如今换了新董事长还得打个报告。

诸葛亮想北伐,这个报告该怎么打?

诸葛亮在电脑里缓缓敲出一行字《北方市场开拓申请书暨蜀汉集团中长期战略规划》。

不,标题太长了,不够振聋发聩。

就叫《出师表》吧。

《出师表》是一部企业战略规划报告的经典之作,全文764个字,没有一句废话。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仅用29个字就完成了一篇战略规划中的SWOT分析部分。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可以看作是对蜀汉集团内部资源能力的盘点。“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之所以还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心,都是因为蜀汉集团上一届领导班子在激励机制上做得比较到位,所以要继续“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随后向集团领导推荐了“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人才。向新一任领导人推荐人才的时候都特别强调:这些人都是上一任集团领导简拔或众人推举的,并不是我个人的主观判断。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说明当前开拓北方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了“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战略目标。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这是报告的核心,既是向上级争取开拓北方市场的授权,更是给自己定下KPI。

受命以来, 夙夜忧叹, 恐托付不效, 以伤先帝之明”“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是此报告的绝妙之处,虽为公文,却也夹杂着相父对义子的关切, 比冷冰冰的应用文多了许多情感色彩。

这些劝谏, 一时谆谆如严父, 一时絮絮如慈母, 叮咛周至, 诸事详悉, 感人至深,读之荡气回肠, 想之感慨万千。

后刘备时代的蜀汉集团,既有外患,又有“内卷”。

刘备死后,创业团队荆州系虽执掌大权,但董事会内部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包括:

彭羕为首的益州集团,来敏为首的东州集团,廖立为首的荆州集团。

股东们的“内卷”丝毫不逊色于外部魏蜀吴的战争,彭羕、来敏、廖立都是董事会的不安定分子,相互挑拨煽动,还爱嚼舌根。

图片

(来源:摄图网)

彭羕煽动马超造反;来敏成天嚼诸葛亮舌根;廖立最过分,连关羽都骂,说关羽管理无方,白白丢失一方市场,活该死后连骨头都收不回来。

为解决董事会“内卷”,诸葛亮软硬兼施。

诸葛亮先是提醒来敏,说他“敏乱群,过于孔文举!”孔融当年怎么死的?就是因为太爱说话了。

对于廖立,诸葛亮给他找了处山水宜人处汶山郡,劝他闲来无事可去种田。

当然,仅仅靠诸葛亮的人格魅力缓和“内卷”,肯定远远不够,还要有硬手段,最惨的当属彭羕,诸葛亮联合马超一起举报,直接把他送进去了。

别忘了,诸葛亮可是一位很会打鸡血的董秘。某次董事会上,诸葛亮就喊出口号要发展百年公司,“我们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山头主义”。

在“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这一共同目标下,诸葛亮成功将矛盾突出的“内卷”转移到魏蜀战争的外部矛盾。

作为一个金牌董秘,诸葛亮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

他为开拓北方市场做了充分准备,重视发展生产,主张“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实行盐铁官营,大力发展蜀锦贸易。

三国时期,无论战况如何紧急,蜀锦一直远销魏、吴两国,成为蜀汉贸易战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贡献了大量GDP和军费。

诸葛亮曾这样说:“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

至今,四川省境内还有不少诸葛亮执政时进行农业生产的遗址,如成都市西北的九里长堤“诸葛堤”,相传就是孔明为防洪所修。

图片

(成都市武侯祠  来源:摄图网)

一千多年前,44岁的董秘诸葛亮出发南征去开拓云南市场,他从酒城戎州(今四川宜宾)路过。在今天当地的流杯池公园中,还保留着他排兵布阵的点将台。

可以想象,一千多年前的点将台上,曾开过一场慷慨激昂的动员大会,当年的那个董秘意气风发,他说:“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不以山海为远”。

可以想象,董秘慷慨激扬的演讲当有美酒的情绪熏染之功。

不知道他那样具有敏锐市场嗅觉的金牌董秘有没有发现宜宾暗藏的重大商机。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是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地。这里雨热同季、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土壤最适宜酿酒所需微生物的生长,有道是“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五粮液不就是在宜宾特有的生态环境下孕育出的传世美酒嘛!

三国时期是崇尚酒的时代,酒俗繁多,酒风猛烈。诸葛董秘当年要是在宜宾投资酿酒,定能远销魏、吴两国,打赢蜀汉贸易战。

此诚为憾也!然今因世界名酒五粮液而为盛也!

责任编辑:徐丹宁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