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杯啤酒,用一座城市命名:青岛。
海边卷起的飞沫,是缱绻的浪花,还是芬芳的酒花?
青岛啤酒,让一座城市有了性格。
股份制改革:一场艰苦的闪电战
1903年建起的青啤,到了1992年,已快90岁。此时青啤已声名远扬,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产量的50%供给海外市场,另50%用作重要接待活动。
“一瓶难求”,青岛本地人也只有在逢年过节按户供应,凭票购买10瓶,可谓紧俏。长期供不应求,迫切需要加大产量。可要扩产能,没有钱。
与此同时,1980至1992年间,我国啤酒产量从68万吨增长到1005万吨,年增长率为25%,而青岛啤酒的市场占有率从13.6%下降到1.3%。
危机暗伏。
厂长负责制、承包制、股份制,多条道路摆在青啤人面前,该如何抉择?
“只有解决了产权归属,改革才能彻底,这只有股份制能做到!”经过热烈的讨论,人们渐渐达成共识。
从国家体改委1992年9月批准青岛啤酒作为股份制规范化试点企业到初拟海外上市,中间只有8个月的准备时间。
8个月,不仅需要解决内部的历史问题,还要熟悉香港资本市场的各项规制章程并作出相应准备。
青岛啤酒董事会秘书张瑞祥说,最大的难题是,香港的法律体系、会计体系、监管体系与内地迵然不同。
而青啤内部,众多积难积重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是乱麻一团,让众高管抓耳挠腮。作为一个老国营企业,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甚至手工记账。想要迈向海外,管理制度就要发生质的改变。
财务制度是原国营企业的制度,赴港上市,要执行香港的会计标准。
还要理清家底,不做好资产评估,就增发不了股票。
一场艰苦的战役必须速战速决!
申报材料:“第一”争夺战
内地企业走向海外第一家,能否一炮打响至关重要。
那时,青岛啤酒早已远销海外,香港更是产品发售的主要市场。较高的知名度无疑会给青啤的上市之路增色许多。但是,在最初确定的9家拟在港上市企业中,开始走在最前面的并不是青岛啤酒,而是上海石化。
为此,青岛市政府专门成立青啤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时任青岛市委书记的俞正声、青岛市市长秦家浩分别担任正、副组长。
青岛啤酒与其他9家企业的上市模式不一样,其他企业都是由一个母公司,剥离出一块优质资产来上市。青岛啤酒则是整体上市,由原先的青啤一厂、青啤二厂和青啤四厂,变为由青啤一厂吸收合并另两个厂,用啤酒的主业去上市。这个结构大受投资者欢迎。
“我们的难度在产权,我们要征得青啤二厂每一个境外投资人同意。”青岛啤酒前董事会秘书袁璐说。青岛市政府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经过艰苦谈判,二啤的中外股东终于同意提前终止二啤合营协议、合同和章程,将其整体转股进入股份公司。这开创了中外合资企业整体转资合并上市的先例。
到境外上市,所有手续都要合法、有效、齐全。补办手续成了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除了自身报材料,还需要各级政府审批……
“国务院经常召集我们9家企业统一开会,现场办公。”曾参与筹备工作的一位高管说。
那时,海外市场对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极具期待,每天都有大量的报道,大家都在猜测是哪一家企业能够作为“第一”上市?
形势渐趋明朗,“九龙戏水“变成“二龙夺珠“:上海石化与青岛啤酒。
悬念尚待揭晓。
(图片来源: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钟声:生生不息的历史回响
1993年7月15日上午10时,香港联交所大厅,彩色显示屏上跳跃出一个崭新的证券代码“168”,大厅内欢声雷动。
(图片来源: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168,寓意一路发,联交所特意挑出来这个代码给了青岛啤酒,特别希望内地企业走好。”袁璐说。
一改往日举杯香槟的传统,青啤特别定制了一批带有青岛啤酒LOGO的杯子,来庆祝上市敲钟的历史时刻。
(图片来源: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青啤上市时的股价是港币2块8,当天收盘就到了3块6。初战告捷!
青啤的成功,解决了融资难题,提升了品牌和市场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将内地经济的发展活力引入香港资本市场,提升了香港资本市场的竞争力。
(图片来源: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联交所前主席李业广曾这样评价:“青啤H股在港上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融资,更是企业改革的催化剂。”
香港,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随着一个个内地企业登上H股,继续保持全球金融中心的荣耀与活力。
一个月之后,青岛啤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再次打破记录,成为中国第一家在香港与内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图片来源: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请进来,走出去”,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一大批像青岛啤酒这样的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