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和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科研创作处、教务处共同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国际青年美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作品展”开幕式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举行。
参加展览开幕式的嘉宾与学员合影
出席当日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包括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林蓝,广东省美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画院院长方土,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孙洪敏,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黄唯理,广东第二师范美术学院院长卢小根,著名策展人孙晓枫,广州美术学院副校长、项目负责人蔡拥华,广州画院秘书长张工,广州美术学院党政办主任、统战部部长李金水,广州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苏云升,广州美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李勇,广州美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涂渊,广州美术学院国画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许敦平,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刘燕平,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副院长陈朝生,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综合办主任、项目联系人王洪前,广州美术学院教育发展与校友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陈聪以及项目的任课教师等。
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林蓝(左一),广东省美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右二),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孙洪敏(右一),广州美术学院副校长、项目负责人蔡拥华(左二)一起参观展览
据介绍,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国际青年美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是广州美术学院副校长蔡拥华基于中国国家画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画院三家单位联合成立的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简称“青苗计划”),由广州美术学院作为申报单位申请设立。
广州美术学院副校长、项目负责人蔡拥华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副校长、项目负责人蔡拥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项目最大的意义是对国际青年美术创作人才的一个共同创作、共同交流以及三家单位对他们培养集中的平台。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被选拔出的学员在专家们的辅导与交流下,对“一带一路”这个主题做了深入的研究、调研并且产生了一批精品力作。希望国家艺术基金继续为青年美术加大扶持力度,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大湾区,李果霖,丙烯,100cm×100cm,2019年
风景NO.1,肖海波,布面油画,50cm×70cm,2019年
该项目整合中国国家画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画院的综合优势,借助高水平的师资力量,通过科学周密的课程设置、严谨规范的教学管理,培养一批具有较高艺术创造力和国际视野的精英美术人才,其核心就是以汇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知识群体以及不同的思维碰撞相互进行交流互动的方式,对相同的“课题”和不同的研究切入点进行个体探索与创作,同时更好地促进青年美术创作人才之间的交流。使参与本项目的人才将各自的理念与艺术创作设想进行相互对视、吸收乃至调整,从而能够触动原有的惯性思路,衍生出新的创作可能与符合课题研究的优秀作品。
广东省美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致辞
广东省美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发言称,广州美院一直肩负着培养国家艺术人才的责任,这次联合国家画院、广州画院推出培养项目,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多杰出青年美术创作者的亮相,如果这样的工作能够持续进行,必将能推出更多,更高层的,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年艺术工作者。
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画院院长方土致辞
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画院院长方土发言表示,“‘青苗计划’六年的发展以来,我们三家单位可以说各自尽了相关的担当责任,对于这次‘国际青年美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我们尤其看到了广州美院不一样的担当,从整个推进到执行,过程是很严格的。我想类似的项目,在全国范围都很少见,我们目前能看到学员们都拿出各自的优秀作品,让人非常激动。”
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林蓝致辞
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林蓝在观展过程感受尤为深刻,她接受采访时称,“今天我们看到的是‘青苗计划’从国内走向国际的成果,‘青苗计划’开创了一个与‘博士后’类似的‘硕士后’‘学士后’的培养模式,这个模式在以前几乎是没有的。按照方土院长的说法,这是搭建了美院毕业生要发展成为专业艺术家的桥梁。其中有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学员贾客暮,他创作出的水墨作品,实在让人惊叹,这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于以往中国人学西画或者类似郎世宁这样的外国人学习中国画的那种面貌,他是夹在了中间,他既有对笔墨不一样的理解,也没有受到传统笔墨技巧的局限。”
学员代表吴偲现场致辞
学员代表吴偲现场表示,“对于我们青年艺术家来说,这次‘国际青年美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给了我们非常大的艺术上的升华以及学习的机会。在这个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因为学员都选拔自国内外,五湖四海的各所艺术高校的青年人才,我们能够把不同国家艺术的特点进行交流,这一点让我收获很大。”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主持开幕式
展览现场
作为暨南大学的博士生,来自意大利的贾客暮现场也谈了他对中国画的理解,他认为,欧洲的油画跟文学(书写)联系并不大,而爱上中国画的原因正是书法与中国画表达上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尤其喜欢用毛笔沾墨绘画的感觉。他最喜欢宋代山水,画家则最喜欢清代八大山人。
广东第二师范美术学院院长卢小根(中)为学员点评作品
2018年“国际青年美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整体面授课程时间为30天,项目组经过对国家艺术基金的结项要求分析与研究,将面授课程在时间上分成两段,课程内容主要分为“4+1”版块。共展出项目28位学员创作、粉本等140多幅件作品,展至5月12日。
迹,吴偲,纸本水墨,45cm×45cm,2019年,4
盛世丝路(粉稿),赵杰,布面油画,40cm×50cm,2019年
第一个板块内容以考察、写生为主。
课程目的:以收集课题的创作素材为主。
考察地点:清远浈阳峡、广州黄埔古港、广州沙面建筑群、广东省博物馆、南越王墓。
考察要求:以速写的方式去广泛收集可以为后期创作使用的一切图像与文字资料。
小城西,刘贤晖,布面油画,80cm×120cm,2019年
引线·新娇,马伟雄,水印木刻,60cm×82cm,2019年
第二板块内容以专家讲座为主
课程目的:以不同的角度与视角,对当下的文化政策与艺术走向,以及艺术创作中的不同类别进行深入的铺陈,提升学员的眼界,打破创作上的固定陈规。
作
用:使学员可以广泛地去拓展思维,进行跨学科的思考,从而对自己的知识积累与创作触动产生一定的收获。
孕育小蛮腰2,郭群鹏,布面油画,50cm×60cm×2,2019年
那年的秋,赖楠,布面油画,80cm×100cm,2019年
第三板块内容根据课题规定方向,逐渐形成创作思路与进行创作草图与粉本制作。
课程目的:有指向性与目标性地去实施创作前的草图草拟-粉本完善的过程,呈现出创作的思路与创作文献的撰写。
作
用:将创作草图与粉本的工作在面授期间全部完成,为后期的创作做好一切准备。
消弭的时间-3,吴昌蒲,纸本水墨,50cm×70cm,2019年,2
时光的痕迹,易甜甜,纸本重彩,190cm×136cm,2019年
第四板块内容要求学员开展自我讨论
课程目的:相互认识,锻炼自我表达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作
用:通过讨论,使得学员可以相互了解彼此的专业特性,学习经历以及解读研究方向的切入点,这样有利于建立学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建立友谊;为项目的完成提供了学术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