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

从沂水舞雩说《论语》

2020-09-01 15:48 新华出版社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伦理等诸多方面,内容包罗万象,语言精练,是典型的语录体散文。历经两千多年,这些语录体话语的影响力依旧不曾衰竭。许多话语已经融入国人的思想行为当中,成为重要的道德准则。其中,孔子引导弟子畅说人生志向的“沂水舞雩”“沂水春风”典故尤为后世文人志士所乐道和推崇。

沂水舞雩,是一个成语,又说沂水春风,指知时处世,逍遥游乐。这一典故因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而被更多人所熟知。原文见《论语·先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大约是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孔门七十二贤中的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四人侍坐在孔子身边。孔子说:“因我比你们年龄大一些,你们不要因我年长而受拘束。你们经常说:‘没人了解我!’假如有人了解你们,你们能做些什么呢?”四人先后述说各自人生志向,四人性格迥异,各自的人生追求也截然不同。

子路最先发言,虽显鲁莽,却足够坦诚。子路心中有大志,希望受命于危难之际,通过自己三年努力而达到一国之大治。他的回答,充分体现了他的志向远大和信心十足,展露出政治家的气魄。

冉有为人谦虚谨慎,说话有分寸。他从孔子的哂笑中意识到了老师对子路的批评,懂得了“为国以礼”的道理,因此说自己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家,并且还只能解决吃的问题,礼乐教化的事有待君子来解决。可见他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公西华谦恭有礼,善辞令。他有志于从事礼乐教化,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相较于子路,冉有和公西华显得都过于谦虚。

曾皙为人温文尔雅,谦恭平和。他的理想是礼乐治天下,即实行“仁政”,实现太平社会。他的志向高远,性格放达洒脱。

曾皙向往的是一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与朋友、学生一起,沐浴春风,咏诗论文,将富贵名利暂放一边,畅游山水。孔子久在仕途奔波,在政治和人生理想上不得志。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坚持理想,难以抛弃毕生追求。曾皙所言志向与人生向往,激起了孔子的共鸣。那既是一种自然回归,也是一种放松和解脱,更是一种意味深远的隐喻。曾皙的志向,孔子只能向往而已,所以引起了他的赞赏和感叹。

曾皙所向往的场景,正是孔子所希望的在礼乐治世:人民安居乐业,享受生活,那是看似平常即便尧舜也向往追求的盛世景象。真正的政治家不追求物质享受和丰功伟绩,而是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孔子独赞曾皙,表现了孔子性情中率真、诚恳的一面,因为这也是自己穷其一生追求的政治理想,当然其中也有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的喟叹。

孔子循循善诱、启发开导。他能结合自身,拉近与学生距离,表现平等,消除学生顾虑,引导学生各抒己志。孔子对学生的回答善于区别评价,即使对令他不满意的回答,也不直接批评,而用神情来表达。肯定赞扬也用“喟然叹曰”表达,体现出孔子对学生的尊重。“沂水舞雩”“沂水春风”的梦想也只能在这种威严却不失舒适的师生聊天氛围中可以表达出来。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人一追求;沂水舞雩梦,壮志千载酬。(薛岭南)

更多经典内容,请阅读《注音全译论语》

责任编辑:黄采萧
0

分享到